再造与自塑: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

再造与自塑: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949-1965年,中国共产党再造新工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新人”的历程。

内容简介

共产党人试图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推翻在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塑造出一种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既是工人、又是知识分子的“工人知识分子”形态。

从本质上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关于“人”的革命。而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工人的再造既是一种对人性的改造,也是对复杂人性的重新发现。

作者简介

作者刘亚娟,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2015-201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联合培养。2017年8月起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助理研究员、晨晖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近年来独立在《中共党史研究》《史林》《光明日报·理论版》《党史研究与教学》等核心期刊、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此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共计4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述结构

第四节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序章 上海青工:工人谱系上的新生代

第一节 青工聚合:从未完成到将完成

第二节 青工出场:历史巨变中的新生代

小结

上篇 新角色,旧成分

第一章 知识青年进厂与“学生工”的演变

第一节 升学与做工:宣传动员的不同基调

第二节 新工人,旧学生

第三节 半工半读与“学工”长成

小结

第二章 文学青年出厂与“工人作家”的培养

第一节 先“工人”后“作者”

第二节 文学青年出厂

第三节 作家回归工人

第四节 工人作家的新陈代谢

小结

下篇 新中国,老上海

第三章 “摩登”劳模:从青工模范到时髦女郎

第一节 青年劳模黄宝妹

第二节 摩登初现

第三节 “大跃进”中的工人“影星”:升华抑或堕落

第四节 被观看的摩登劳模

小结

第四章 工厂“阿飞”:平民时髦人的流变

第一节 大上海,“小阿飞”

第二节 “飞”进工厂

第三节 “阿飞”始终在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再造与自塑: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是202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亚娟。

得书感谢您对《再造与自塑: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谦以自牧:经福谦传 电子书
经福谦先生是国际顶尖级科学家,他团结全国高压物理同行,凝练高压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和重大研究项目;他不辞辛劳帮助国内多所高校建立起高压实验室;主持多次专门会议谋划我国高压科学未来的发展。他不断地将自己的创新学术思想传授他人,为培养年轻一代高压研究人员呕心沥血。他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高压物理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近世中国)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关于胡适研究的代表作,可以说任何想认识胡适,认识胡适的时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民国上海名人故居地图 电子书
本书以名人为主线汇集了手绘的旅行地图。以人物生平和建筑有关的故事为主线,用人物故事将当时的历史还原,以手绘的建筑地图和手绘的当时的建筑为视觉出发点,了解在那些建筑中生成的为国为民的有志之士。
革命与节日:华北根据地节日文化生活(1937~1949) 电子书
在华北根据地建立之初,节日就作为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场域颇受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的重视;在默许和迎合民间旧有节日传统的同时,华北根据地政府还引入和创造了许多具有现代意义的新节日。在延续旧传统和创造新节日的这一过程中,华北根据地的节日空间不断扩展,节日娱乐项目也被赋予了更多的革命性意涵。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1937~1949年华北根据地的节日文化生活进行考察,关注节日生活背后的传统与现代、官方与民
觅·境——旧时光里的上海滩 电子书
若没有参观过上海老建筑,上海之行就是有缺憾的。本书是由一名老建筑爱好者,通过实地摄影与记录,通过探究、考证与查阅,描绘了一幅上海老建筑的经纬地图,讲述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名人掌故。本书适合旅游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建筑爱好者,以及美术、建筑、历史等专业的学生阅读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