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1949-1965年,中国共产党再造新工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新人”的历程。
内容简介
共产党人试图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推翻在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塑造出一种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既是工人、又是知识分子的“工人知识分子”形态。
从本质上说,这实际上是一场关于“人”的革命。而如果站在人的角度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对工人的再造既是一种对人性的改造,也是对复杂人性的重新发现。
作者简介
作者刘亚娟,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2015-201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联合培养。2017年8月起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助理研究员、晨晖学者。
目前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近年来独立在《中共党史研究》《史林》《光明日报·理论版》《党史研究与教学》等核心期刊、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此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项目共计4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论述结构
第四节 几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序章 上海青工:工人谱系上的新生代
第一节 青工聚合:从未完成到将完成
第二节 青工出场:历史巨变中的新生代
小结
上篇 新角色,旧成分
第一章 知识青年进厂与“学生工”的演变
第一节 升学与做工:宣传动员的不同基调
第二节 新工人,旧学生
第三节 半工半读与“学工”长成
小结
第二章 文学青年出厂与“工人作家”的培养
第一节 先“工人”后“作者”
第二节 文学青年出厂
第三节 作家回归工人
第四节 工人作家的新陈代谢
小结
下篇 新中国,老上海
第三章 “摩登”劳模:从青工模范到时髦女郎
第一节 青年劳模黄宝妹
第二节 摩登初现
第三节 “大跃进”中的工人“影星”:升华抑或堕落
第四节 被观看的摩登劳模
小结
第四章 工厂“阿飞”:平民时髦人的流变
第一节 大上海,“小阿飞”
第二节 “飞”进工厂
第三节 “阿飞”始终在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再造与自塑: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是2020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亚娟。
得书感谢您对《再造与自塑:上海青年工人研究(1949—1965)》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