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小说转型研究(1970年代—2010年代)

当代美国小说转型研究(1970年代—2010年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近五十年美国小说转型为线索,探讨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小说的主要特征。

内容简介

除少数青年作家外,本书所涵盖的作家如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约翰·厄普代克、E.L.多克托罗、托马斯·品钦等大都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60年代之后,基本属于同一个时代作家。

鉴于国内学术界对该阶段文学的研究宥于个别作家作品介绍而显得单薄或缺乏系统性,本书集中讨论代表性作家,并就其主要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新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等美国重要文学理论发展脉络,抓住全球化和本土视角的对立统一关系,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典小说进行系统阐释,揭示文学创作、民族文化形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美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特点等,进而把握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和利益、勾画当代美国小说的发展轨迹与嬗变趋势。

作者简介

作者林莉,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当代文学。2008年获得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美国小说史)专业博士学位。近年来,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项目一项;并在《当代外国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CSSCI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篇:“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60年代美国文学的悖论性历史叙事

第一节 新边疆和老难题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先锋派实验小说的诞生

第三节 《夜幕下的大军》非虚构类作品的历史叙述策略

第二章 70年代美国文学的历史隐喻与文学反讽

第一节 缓和的破产

第二节 《但以理书》中模糊的时空和无言的反讽

第三节 《公众的怒火》中的解构与戏仿、颠覆与再生

一、人物的戏仿

二、多元文体的元叙事

三、立体化的空间叙事

第三章 80年代美国文学的复调元小说

第一节 分裂时代新的世界秩序

第二节 《反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困扰和犹太主体身份探寻

一、生活中的复调

二、小说的元小说实验叙述下的裂变的自我

第三节 《夏洛克在行动》中人物内心探索的外化叙事策略

第四节 菲利普·罗斯小说中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一、《波特诺的怨诉》里面的消极自由

二、《人性的污秽》《美国牧歌》两部小说中的积极自由主义思想

三、退居内心的城堡

第四章 90年代小说的文化记忆阐释

第一节 可预见性的终结

第二节 《纠正》的文化记忆阐释

一、故乡的文化记忆符号

二、废墟的文化记忆隐喻

三、废弃物品的文化记忆表征

第三节 《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

第四节 《进军》中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

第五节 历史困境中浪荡子的欲望狂欢表演

一、浪荡子亲见亲历的美国历史和现实

二、浪荡子眼中的美国女权主义

三、浪荡子的死亡情结

第五章 新世纪美国文学的空间拓展与界域重绘

第一节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

第二节 《恶棍来访》的空间叙事策略论

一、世界的复杂性与空间分形叙事

二、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

三、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第三节 《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研究

一、传统传记基本特点的承继

二、新传记叙事探索

三、新传记的文化寓意

第四节 《鬼隐去》的多维叙事策略

一、《鬼隐去》的隐性文本

二、《鬼隐去》的叙述聚焦

三、《鬼隐去》的虚构与真实

第五节 《安德鲁的大脑》叙事策略的界定和解读

参考书目

后记

当代美国小说转型研究(1970年代—2010年代)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莉。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美国小说转型研究(1970年代—2010年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莫言小说文体研究 电子书
莫言之女关于莫言研究的一本作品。
空间下的主题生成:20世纪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研究(英文版) 电子书
美国犹太作家善于从表现空间规范的性别、族裔、阶级、伦理等审视自身存在或民族的空间生存状况,他们将自身的空间体验和犹太民族的空间变迁以小说叙事的形式参与到小说主人公空间身份的建构之中,揭示了犹太主人公在异族空间条件下从个体走向主体之成长的复杂与艰辛。本书主要借用梅洛-庞蒂的身体空间理论、列裴伏尔“空间三一”理论以及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探讨美国犹太成长小说中犹太主人公在美国社会空间关系中从个体走向主体的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以美国亚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为开端,收录了亚裔各个族裔文学分支的研究成果——日裔、韩裔、印度裔、菲律宾裔和越南裔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和作品研究,展示了我国学者在美国亚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