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捕捞方式转变的社会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丛书)

海洋渔业捕捞方式转变的社会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深入分析市场和政策的力量是如何影响渔民的行为选择。

内容简介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从渔业政策、资源配置等角度分析市场和政策的力量是如何影响渔民的行为选择的,而这种影响的结果不仅导致人与海洋的区隔,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传统渔村的解体、信仰传承的断裂、渔民身份的丧失等,使我们看到海洋渔业的困境和海洋生态危机。而本书讨论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只有调整政策、制衡社会力量才能避免异化现象的产生。

作者简介

作者唐国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1.3 研究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本书的框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海洋捕捞方式的可选择性: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2.1.1 主体性与选择性:社会学关注环境行为的两个基点

2.1.2 产权与全球化:公共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

2.1.3 从环境到文化:有关海洋捕捞的经验性研究

2.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2.1 单位行动与行动条件:理论分析的基础

2.2.2 研究视角、核心概念和分析框架

2.2.3 海洋捕捞方式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传统海洋捕捞方式及其社会条件

3.1 “漏网捕鱼”及其方式

3.1.1 “漏网捕鱼”及其特征

3.1.2 “漏网捕鱼”的主要方式

3.2 “漏网捕鱼”的技术特点

3.2.1 麻网、木船与“铅砣子”

3.2.2 船老大的经验

3.2.3 盐的用途

3.3 “漏网捕鱼”的经济条件

3.3.1 船主、船老大与渔民

3.3.2 鱼与大米的交换

3.3.3 鱼行与渔民团体

3.4 “漏网捕鱼”的社会规范

3.4.1 渔业政策

3.4.2 渔家行规

3.5 “漏网捕鱼”的文化禁忌

3.5.1 海神的作用

3.5.2 渔村祭祀与渔家禁忌

小结:在技术与文化之间

第四章 现代海洋捕捞方式及其社会条件

4.1 “一网打尽”及其方式

4.1.1 “一网打尽”及其特征

4.1.2 “一网打尽”的主要体现方式

4.2 “一网打尽”的技术支撑

4.2.1 尼龙网与机动船

4.2.2 雷达、探鱼仪与无网捕捞

4.2.3 吊车与冰块

4.3 “一网打尽”的经济刺激

4.3.1 渔船主与现代渔工

4.3.2 渔业公司的生存与发展

4.3.3 市场供求与捕捞作业方式

4.4 “一网打尽”的政策维护

4.4.1 禁渔期与“偷鱼”

4.4.2 海洋管理制度的约束力:权属划分与竞争开发

4.4.3 渔业补贴:一个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政策

4.5 “一网打尽”的文化认同

4.5.1 超越神灵的自我

4.5.2 文化传承的断裂

小结:在需要与欲求之间

第五章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原因与影响

5.1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原因

5.1.1 拓展生存空间的需求:悖论式的行为选择

5.1.2 渔业资源的有限所有:海洋管理政策的反功能

5.1.3 渔业经济的市场化:个体无法抗拒的社会力量

5.2 海洋捕捞方式转变的影响

5.2.1 海域承载力与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

5.2.2 传统渔业社区的瓦解

小结:无限欲求与有限理性

第六章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及其实现途径

6.1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及其特征

6.1.1 可持续海洋渔业与可持续海洋捕捞业

6.1.2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特征

6.2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基础

6.2.1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生态基础

6.2.2 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社会基础

6.3 可持续海洋捕捞方式的实现途径

6.3.1 体现海洋科学的内容

6.3.2 体现政策管理的目的

6.3.3 体现经济工具的手段

6.3.4 体现文化意义的价值

小结:可持续海洋捕捞业的架构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1.1 从“漏网捕鱼”到“一网打尽”

7.1.2 流动性资源的确权及其影响

7.1.3 海洋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失衡与均衡

7.2 对问题的反思

7.2.1 科技对环境行为选择的影响

7.2.2 关于价值观的反思

7.2.3 海洋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困局

7.3 余论

7.3.1 本书的不足之处

7.3.2 未尽的探索

参考文献

英文资料

译文文献

中文文献

地方文献

法律法规

网络文献

附录1 三个典型的海洋渔村

(一)海岛渔村——南庄

(二)海边渔村——牛庄

(三)城边渔村——东村

附录2 两个访谈提纲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二、传统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对象——老渔民

三、现在海洋捕捞业的作业方式:对象——在职船长、在职船员、下小海的渔民

四、海水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对象——养殖队队长、养殖人员

五、休渔期的生活

一、调查内容:个人基本情况(此题意在了解渔村的人口结构与海洋开发的关系,以及从人口基本状况的变化来反映渔村的变迁)

二、海岛、海洋环境及资源的基本状况

三、长岛渔村状况

四、长岛捕捞业状况

五、长岛海水养殖业

六、长岛农林牧副业

七、除了以上问题,您还有什么要跟我们谈的吗?

附录3 中国传统海洋渔具

附录4 胶东与福建的传统海洋渔船之比较

后记

海洋渔业捕捞方式转变的社会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丛书)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唐国建。

得书感谢您对《海洋渔业捕捞方式转变的社会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6年卷:总第4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承办刊物,本册是第4卷。
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 电子书
一部从实证调查出发探讨新生代职业群体公民行为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学术专著。
城市社会学评论(第1辑) 电子书
《城市社会学评论》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城市问题为研究对象,面向国内外学术界的社会科学类中文刊物。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和国别环境保护研究(2016) 电子书
综合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的环境焦点问题,并深入探究个别成员国的环境保护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