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维录:汤一介先生纪念文集

追维录:汤一介先生纪念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收录40余篇对汤一介先生的回忆文章,真诚辨析不同理论,或深入讨论事物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内容简介

汤一介先生是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学术史家、学术与文化的社会活动家,也是政论家、散文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思力行,著作等身,为弘扬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而操劳了一生。 汤先生虽然走了,之前他身边的人却并没有离去,他们仍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着先生。2016年,汤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景海峰在深圳大学还专门召开了以汤一介思想为中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特别必须在此处提及的是,在三智书院的倡议下,十二家民间机构共同成立了“汤一介研究会”,李中华教授担任会长,王守常教授、魏常海教授担任副会长。研究会成立没多久,李中华教授、魏常海教授就提议编辑有关对汤先生的回忆文集与研究文集。收录40余篇对汤一介先生的回忆文章,约23万字,这些文章的作者有一些是汤先生生前师友,大部分是汤先生的学生。他们所撰写的文章都是出自真心的至诚之言。这些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汤先生进行了追忆,或一起探讨学识哲理,或共同访求疑义新知,或真诚辨析不同理论,或深入讨论事物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未名湖畔鸟飞何疾 ——在汤一介先生最后的日子里

开一时新风,令百花齐放 ——汤一介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瞩望新轴心时代》发布会发言

回忆汤一介教授讲中国哲学史

恂恂儒者,不知老之将至 ——岁暮忆汤公

最具儒者气象的学者 ——在《汤一介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记汤一介先生感性的一面

敬启者

领袖的智慧 ——怀念汤一介先生

纪念汤一介先生

忧国忧民,教育报国 ——记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的国士风骨

尽伦尽职,问心无愧 ——怀念汤一介先生

仁厚本色,坦荡一生 ——往事痛忆汤一介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一个“哲学工作者”的淳儒风范 ——琐忆汤一介先生

初见中关园

序《汤用彤评传》

《中华佛教史》

追寻禅踪

永恒的留影

难以言说的感怀

忆中国哲学界的学术领袖汤一介

赤忱的北大情结,博大的华夏情怀 ——深切缅怀汤一介先生

哲学家汤一介

一、 汤一介的贵州情缘

二、 80年代的两部学术著作

三、 中国哲学的三大命题

四、 汤一介与“普遍和谐”

五、 汤一介与中国解释学

六、 中国文化书院与《儒藏》工程

七、 结语

散忆汤一介先生

汤师引领我走上学术之路 ——缅怀汤一介先生

回忆与汤一介先生的交往

怀念汤一介老师

汤一介与中国文化书院

怀念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

哲人已逝,精神长存 ——记我心中的汤先生

三个“合一”与真善美的“魂”之所在 ——兼论汤一介先生的文化自强精神

一、 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三个“合一”与真善美命题脱茧而出

二、 深邃的理论造诣——三个“合一”与真善美的“魂”之所在

三、 忠诚的大爱之心——三个“合一”与真善美的现时意义

体会着说 ——汤先生的学术气质印象

通往健康的窄门 ——记汤一介先生与上医堂主王宁的忘年交

一、 初识

二、 通往健康的窄门

三、 《中华药藏》——未了的心愿

忆与汤一介先生的几次接融

道别汤一介先生

读《我们三代人》

温文尔雅,刚健弘毅 ——忆汤一介先生

汤一介先生与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

天上为公 天下为民 ——用新的哲学命题纪念汤一介先生

怀念恩师汤一介先生

信训与笺训:受教于汤师廿六年

汤一介先生哲学研究 遗产及其师道中闪现的真善美

一、 以全球意识看世界文明与中国文化:瞩望新轴心时代

二、 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追求中蕴藏的真善美等普遍性价值

三、 融会新知,继往开来,倾注中国哲学史系统学术整理

四、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独到贡献

五、 世界视野中学通中西的哲人风范

六、 闪耀人性光辉的美好人格与性格

七、 学术领袖与团队建设

八、 爱与师道

九、 结尾的话

汤公一介先生与三智书院

一、 三智书院与汤先生结缘

二、 汤先生定义“三智”

三、 汤先生与《儒藏》、三智同学会

四、 汤先生与三智论坛

五、 结语

汤师一介先生杂忆

深深地缅怀恩师汤一介先生

渊默而雷声:忆汤先生

一篇读罢头飞雪:侍学汤一介师十八年略记

一、 缘起

二、 协助汤一介先生编书校书的难忘岁月——十余年助手

三、 汤先生倾心指导我著述——十八载苦心栽培

四、 “虽将迟暮供多病,还必涓埃答圣民”

五、 光前裕后 薪尽火传——从《汤用彤学记》到《汤一介学记》

六、 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出版的前前后后

那些在汤先生身边学习与工作的黄金岁月

怀念汤一介先生

追维录:汤一介先生纪念文集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汤一介研究会《汤一介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

得书感谢您对《追维录:汤一介先生纪念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国维与陈寅恪 电子书
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沉潜传统,传承典范,三十载探寻前辈大师精神世界的倾心之作。
哲学随感录 电子书
《俞吾金哲学随笔:哲学随感录》是一本时评集,收录了俞吾金教授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时评文章。该书主要分为:理论新思、社会新语、教育新见、语言新趣和治学新得五个部分。该书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对实际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因而极具新颖性和可读性。
赵树理文集:焦裕禄 电子书
《焦裕禄》为赵树理的剧本集,取其中一篇《焦裕录》为书名。这本剧本集收录了《韩玉娘》《万象楼》《十里店》《焦裕禄》等六部赵树理的剧本。这些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66年,影响深远。《焦裕禄》,是赵树理看了晋城县剧团排演的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的同名本子,认为剧中把焦裕禄神化了,于是,他深入兰考,到群众中去采访焦裕禄事迹,并写出了前三场,但终因陷入创作困境而辍笔。赵树理1964年6月动笔开始创作《十里店
追梦三十年——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八三届同学毕业三十周年文集 电子书
本书是西北师大政治系八三届同学的回忆文集,内容包括:《我的大学梦》、《正当风华正茂时》、《同学情谊深》、《同学聚会有感》、《记忆碎片》等。
东西方交汇中的中日文学与思想:共同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电子书
本论文集是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建所60周年、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创立90周年所举办的共同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东西方文化交流时代的中日文学、语言、教育、历史与思想”的成果之一,从学术角度对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中日两国文学、语言、教育、历史和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与关系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反映了目前中日双方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现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