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70后、80后、90后这三代人之间的代际文化差异和他们的网络参与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形塑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为成长于该时代的70后、80后、90后群体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由于不同时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不同以及生命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之间的耦合差异,其网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在接入、技能和应用三个层面形成了互联网鸿沟。在既定社会结构之下展开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场景。

作者简介

作者赵联飞,男,1972年生人,籍贯重庆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副主编,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互联网与社会、社会统计学、青年研究、澳门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前言

第一章 互联网和网络参与

第一节 全球互联网发展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 广义及狭义的网络参与

第二章 上网行为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样本描述

第二节 上网行为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 网络信息素养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网络参与的基本情况

第五节 网络内容的创造、传播和接受

第六节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画像

第三章 生命历程和代际文化差异

第一节 生命历程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

第三节 70后、80后、90后的境遇和态度

第四节 作为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代际文化

第四章 网络参与图景的微观探索

第一节 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网络参与

第二节 个人生活史与网络参与

第三节 网络参与的微观图景

第五章 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社交网络与社会媒体

第二节 匿名化策略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 “晒”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网络异性交往

第五节 社会网络图景的代际差异

第六章 网络公共参与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网络公共参与的发展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的参与情况

第三节 微博中的关注对象

第四节 在线组织参与

第五节 网络公共参与的代际差异图景

第七章 代内及代际互联网鸿沟

第一节 互联网鸿沟

第二节 第一道互联网鸿沟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 第二道互联网鸿沟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第三道互联网鸿沟的代际差异

结语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对象资料对照

附录C 正文中省略的表

附录D 对第一道互联网鸿沟和第二道互联网鸿沟的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赵联飞。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后危机时代外国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研究的是后危机时代在移民领域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欧盟各国的移民现状、移民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各国的移民管控措施和移民政策方面发生的变化。同时作者也对上述国家未来的移民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顶尖高手的实战纪实 电子书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顶尖高手的实战纪实》内容包括吴芳:“微笑天使”的华丽绽放;少年时代萌生的销售梦;选择巨海,挑战自我;持续拿冠军,才能证明实力;责任在肩,再难也要挺过去;拿最真的心对客户,必成就好的自己;笑着走过困难,挑战极限人生;内外兼修,所向披靡;强者践行,弱者证明;邵萌萌:一路成长一路感恩;选择市场营销,种下销售种子;抓住一豆星火,舞出璀璨人生;虚心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
创伤后应激障碍 电子书
由院士领衔、国内顶尖级专家团队编写的学术专著,也是国内第一部百万字以上的PTSD大部头著作,全面系统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
印后装订技术 电子书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印刷业繁荣发展的骨干力量。受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委托,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第七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印后装订工竞赛(首届)的实践经验,有效利用技能竞赛这一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本书及相配套PPT、考核题库及视频,在满足职业技能教学、培训、鉴定和技能竞赛同时,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印后书刊装订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印后加工是印刷流程的
城市后工业公园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城市后工业公园概念的解析,对城市后工业公园的概念与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然后,通过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产生和发展剖析了城市后工业公园产生的原因。同时,回顾了西方城市后工业公园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了我国对城市后工业公园规划设计价值观念认识的欠缺和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城市后工业公园规划设计三个关键过程的控制,并利用实践对控制这三个过程的方法进行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