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70后、80后、90后这三代人之间的代际文化差异和他们的网络参与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形塑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为成长于该时代的70后、80后、90后群体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由于不同时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不同以及生命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之间的耦合差异,其网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在接入、技能和应用三个层面形成了互联网鸿沟。在既定社会结构之下展开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生活场景。
作者简介
作者赵联飞,男,1972年生人,籍贯重庆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副主编,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互联网与社会、社会统计学、青年研究、澳门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前言
第一章 互联网和网络参与
第一节 全球互联网发展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 广义及狭义的网络参与
第二章 上网行为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样本描述
第二节 上网行为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 网络信息素养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网络参与的基本情况
第五节 网络内容的创造、传播和接受
第六节 70后、80后、90后网络参与行为画像
第三章 生命历程和代际文化差异
第一节 生命历程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
第三节 70后、80后、90后的境遇和态度
第四节 作为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代际文化
第四章 网络参与图景的微观探索
第一节 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网络参与
第二节 个人生活史与网络参与
第三节 网络参与的微观图景
第五章 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社交网络与社会媒体
第二节 匿名化策略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 “晒”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网络异性交往
第五节 社会网络图景的代际差异
第六章 网络公共参与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网络公共参与的发展
第二节 微信公众号的参与情况
第三节 微博中的关注对象
第四节 在线组织参与
第五节 网络公共参与的代际差异图景
第七章 代内及代际互联网鸿沟
第一节 互联网鸿沟
第二节 第一道互联网鸿沟的代际差异
第三节 第二道互联网鸿沟的代际差异
第四节 第三道互联网鸿沟的代际差异
结语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对象资料对照
附录C 正文中省略的表
附录D 对第一道互联网鸿沟和第二道互联网鸿沟的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赵联飞。
得书感谢您对《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