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历史-哲学-人文的传统方法,选取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传播、新闻、宣传、文化等方面论述的经典文献,进行历史考证性质的研究,还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本来的写作背景,真实再现经典作家论述的原本意思,以及得以产生这些观点的思想渊源。

内容简介

这项研究除了要求熟悉马列著作外,还需要具备德文或俄文基础,肯花费时间集中精力研读德文或俄文原著,难度较大。本书作者,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

作者简介

编者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史、舆论学。出版独著、第壹署名著作和独编著51本。发表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90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写在前面

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思想

按语

折射德国1830年代报刊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恩格斯《刊物》一文考证

青年恩格斯的音乐传播思想——恩格斯《莱茵省的节日》一文的考证研究

马克思论时间、空间与信息传递的辩证关系——对《经济学手稿(1857—1858)》(资本的流通过程篇)的传播学考证

第二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职业意识与经营理念

按语

有关《新莱茵报公司章程》的考证

“真正有能力”:恩格斯的军事新闻记者观——《恩格斯致亨利·约翰·林肯(1854年3月30日)》考证研究

第三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报刊职能意识

按语

新发表的马克思《莱茵报》活动历史文件考证研究——《科隆市民关于继续出版<莱茵报>的请愿书》

报刊的价值:不能让揭露“失去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审判案》一文的原著考证研究

维护不同意见自由斗争的权利——关于恩格斯《关于招贴法的辩论》的考证

无产阶级办报刊的使命——《<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评析

第四部分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

按语

马克思“人民报刊”理念提出的背景考证——读马克思关于《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的系列通讯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新闻统制与抗争——马克思《对波拿巴的谋杀》一文考证研究

第五部分马克思的交往政策理念

按语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考证研究——马克思首篇政论文的历史背景及思想观念分析

书报检查、出版法与出版自由——马克思《普鲁士出版法案》管窥

出版自由法与绞杀自由并存的怪现象——对马克思《霍亨索伦王朝的出版法案》一文的考证研究

印花税是“对以自由精神创作的作品的一种禁止制度”——马克思《报纸印花税》考证研究

第六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报刊与政治

按语

马克思论报纸利益与政治——对马克思《伦敦<泰晤士报>和帕麦斯顿勋爵》一文的考证

马克思论报刊的意见与党派及人民的关系——马克思《报刊的意见和人民的意见》一文考证

报刊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考证研究

第七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报思想的形成

按语

倍倍尔论党内思想交流与新闻传播的原则——《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纲和组织章程的报告》的考证研究

党报编辑部如何捍卫党的原则——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73年6月20日)考证研究

党报要做贯彻党的纲领和策略的典范——对《马克思和<新莱茵报>》一文的考证

马克思主义新闻政策与党内意见交流的重要文献——恩格斯《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考证研究

列宁论证出版物党性的经典论著——《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考证研究

列宁论政治杂志的办刊方针——列宁致阿·马·高尔基(1910年11月22日)考辨

夺取政权时期列宁的党报思想——列宁《关于<真理报>编辑部的改组和工作》考证研究

第八部分列宁对苏维埃报刊作用的探索

按语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论苏维埃报刊的任务——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考证分析

共产主义试验背景下的列宁党报思想的沿承、发展与畸变——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考证分析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支庭荣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电子书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宏观维度及学术理论上再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及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带你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在梳理认识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认识的本质、特点与功能,认识的系统结构,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与真理的关系,社会认识活动的基本向度,科学认识社会的方法论原则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探讨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认识论的发展及其革命变革,特别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认识论的本质及其当代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