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哲学角度把握马克思学家在考据过程中提出的历史学或实证科学思路。

内容简介

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以来,西方学者对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进行文献研读与义理阐释,关注恩格斯哲学之于马克思哲学的异质性研究蔚为大观,形成了持续争议的“晚年恩格斯问题”。

本书在收集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试图梳理相关的研究,合理分辨西方马克思学界关于晚年恩格斯哲学的深刻洞见和过度解读,进而呈现恩格斯这位19世纪思想家的哲学原像,使进一步的思想评价以清晰的历史事实为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11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之一。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出版专著《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以人学为视角的当代解读》《通往智慧之路:以问题开启哲学的沉思》《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译著《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恩格斯传》,并在《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绪论

一、启蒙时代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参照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学术关系的历史语境

三、晚年恩格斯哲学的当代视域

第一章 百年论争: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历史境遇

一、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历史语境

二、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逻辑结构

三、“理解马克思”与“理解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何谓科学:重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一、重思晚年恩格斯视域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二、马克思之后的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三、穿越多重迷雾的“哲学科学”与“历史科学”

第三章 正义与公共性: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政治哲学阐释

一、公共权力何以具有双重属性?

二、实质正义与晚年恩格斯的住宅理论

三、晚年恩格斯政治辩证法的要义

第四章 解蔽与澄明: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意识形态论域

一、走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阴霾

二、解蔽宗教的意识形态叙事

三、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为何与何为?

第五章 中国语境: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在中国的编译与解读

一、晚年恩格斯重要哲学文本中文编译史略

二、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解读的中国语境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使命与时代品格

结语

一、围绕晚年恩格斯展开的百年论争

二、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

三、大众品格、中国语境与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后记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臧峰宇。

得书感谢您对《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苟小泉博士在博士后期间所完成的研究课题,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术成果,现在经过作者的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正式出版。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 电子书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西方哲学史的本体论思考方式研究 电子书
对于西方哲学来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对哲学的理解往往取决于对哲学史的研究视角。本体论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对本体无休止的追问使本体论研究不断深化,使得本体论从哲学的组成部分演变成本体论哲学范式。本体论虽然受到现代哲学的集体声讨,但这并不妨碍本体论思考方式在对“逻辑起点”的选择中发挥作用。哲学史只存在过时的答案,并不存在过时的问题,正是对看似过时的问题的追问和思考,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