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书为第三十二辑。
内容简介
为推进哲学学科的建设,促进海内外哲学界的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办面向全国以及整个华语世界的哲学学术出版物《哲学门》。内容涉及哲学八个分支学科,并多有前言研究成果刊出。
本书注重对西学和中学两个文明传统的源流演变的细致梳理与深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考察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种种论辩、观念和主张,而知其利弊得失所在,形成中国当代学人权衡取舍的宽广视野和文化自觉意识。自2000年出版以来,因为书中文章学术质量较高、审稿程序严谨,深受学界的好评。
本书以现象学研究为专题,刊出刘万瑚、蔡文菁、毛竹、朱清华等学者的专题论文。同时收录了叶树勋、王楷、周程、姚卫群等学者的高水平学术文章。
作者简介
编者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北大曾经最年轻的文科副教授,冯友兰、张岱年、朱伯崑等国学大师亲传弟子。主要著作有《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洞穴喻”发微
《四书改错》
论坛: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此在与自我——从现象学角度看海德格尔对笛卡儿式自我的批评
《柏拉图四书》
论坛: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此在是否作用于自身?
论坛: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反思与世界
生命价值的内向省察
《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
论《庄子》所谓“忘”
《中世纪哲学:历史与哲学导论》
治气·养心·修德
西汉政治文化中的“五德终始”说
《例外状态》
治经以明道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
王学语境中的“宗旨”与“宗旨林立”
钱绪山以“诚意”“致知”为进路的工夫哲学
新文化运动兴起前的“科学”
《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
政治的限度
“人人生而平等”的论证困境
身份论题与政治义务
《邵雍全集》
吠陀奥义书中的神观念及其对印度后世宗教哲学的影响
郑宗义:《儒学、哲学与现代世界》
乔秀岩:《义疏学衰亡史论》
先刚:《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
曹青云:《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
哲学门(总第三十二辑)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博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哲学门(总第三十二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