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20公共服务蓝皮书)

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20公共服务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4246份网络调查问卷,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发布了2020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各排行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GDP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杠杆指数、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上升指数、公共服务满意度要素发展指数等评价工具,对38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详细评价。

根据网络调查问卷数据,对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9项公共服务要素进行满意度单项分析。

同时,根据网络调查问卷数据,选取2020年公共服务领域公众最为关注的交通拥堵、个人隐私保护、社会保障预期、城市生活环境、公共服务信息化五大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评价和分析。

作者简介

编者刘志昌,政治学博士,副研究员,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公共服务、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等多项课题,独立撰写《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变迁与逻辑》、《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现代化》等著作4部,在《社会主义研究》、《统计与决策》等报刊发表论文和向政府部门提交对策咨询报告3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20)》课题组

公共服务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Ⅰ 总报告 Ⅰ General Report

B.1 2020年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估与发展报告

Ⅱ 评价报告 Ⅱ Evaluation Report

B.2 2020年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报告

B.3 2020年公共服务基本要素满意度单项评价报告

Ⅲ 调查报告 Ⅲ Investigation Report

B.4 2020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Ⅳ 专题研究 Ⅳ Monographic Report

B.5 基本公共服务专题研究

专题一 论提升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专题二 以高质量巡察监督锻造风清气正净地

专题三 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与展望

Ⅴ 附录 Ⅴ Appendix

B.6 附录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20公共服务蓝皮书)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志昌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20公共服务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国外公共文化服务概览 电子书
本书采用按国别独立成章的结构体例,介绍和研究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北欧诸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概况。内容主要聚焦三大方面:一是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公共文化法律政策,三是不同国家城市、行业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有特色的计划、项目、活动等典型案例,以期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鉴于此,本书还梳理总结了公共文化在我国的起源
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保障研究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当代我国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制度缺陷、当代我国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理论的发展、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日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的经验及启示等。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概论 电子书
本书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政策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明晰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实践指向,总结“十二五”以来我国发达地区构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主要政策动态,梳理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地区)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加快建设现代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战略构想,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现代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概论 电子书
在群众文化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并不断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背景之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而且可以改进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本书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和功能,现阶段有哪些普遍性的做法和典型案例,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线索谋篇布局。本书兼顾理论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操作性。同时,统筹普遍性与特殊性,既介绍全国通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电子书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为主题的图书。“标准”可为文化“软实力”提供“硬支撑”。本书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体系化。本书不仅涉及保障标准,还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志愿、流动文化、数字文化、广场文化等专项服务标准分篇论述,便于系统掌握。二是标准新颖性。本书选用的标准大部分为2015年之后从国家到地方发布的规范,针对性强。三是语言通俗化。本书力求做到让基层从业人员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