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叔岩年谱

余叔岩年谱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带你走进一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个很具独特性的艺术家!

内容简介

余叔岩是京剧发展过程中一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又是一个很具独特性的艺术家,他少年走红京津,不久湮没无闻。28岁东山再起,38岁即从剧坛隐退,不再进行营业演出。54岁因病逝世。就在这看似短暂的艺术生涯里,余叔岩在祖父余三胜、老师谭鑫培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余派艺术,他与梅兰芳、杨小楼并称“三大贤”,是京剧鼎盛时期的最重要领军人物之一,他留下的“十八张半”唱片,被诸多后学奉为法帖。

年谱分谱前、正谱、谱后三部分。谱前述余姓之由来,及余叔岩家族之传承谱系;正谱记录余叔岩本人学艺、演出、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一生之经历;谱后记载余叔岩身后,其弟子、家人的主要活动,及与余叔岩余派艺术相关的社会活动。

年谱在记述余叔岩个人艺术生涯的同时,力求体现出当时京剧发展的万千气象:一、在记录余叔岩本人的演出时,将同台合作者及同班的前后戏码尽量保存完整,这很能看出当时京剧演出严密的体系性;二、在记述余叔岩本人演出之外,还保存了一些同时期主要班社的信息,如杨小楼、梅兰芳、王凤卿等人的演出状况,在每一年正文前面都加有按语,介绍这一年北京剧界的主要班社及剧场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张斯琦,1990年生,毕业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自幼喜爱京剧,供职于上海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编研室,从事京剧史研究,以史料搜集、史实考据为重。曾参与《余叔岩与余派艺术》《梅派艺术传习录》等京剧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叙

凡例

谱前

正谱

一八九〇年(清光绪十六年·庚寅)一岁

一八九一年(清光绪十七年·辛卯)二岁

一八九四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五岁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六岁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九岁

一九〇〇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十一岁

一九〇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三岁

一九〇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四岁

一九〇五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十六岁

一九〇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七岁

一九〇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八岁

一九〇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九岁

一九〇九年(清宣统元年·己酉)二十岁

一九一〇年(清宣统二年·庚戌)二十一岁

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辛亥)二十二岁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壬子)二十三岁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癸丑)二十四岁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甲寅)二十五岁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乙卯)二十六岁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丙辰)二十七岁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丁巳)二十八岁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戊午)二十九岁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己未)三十岁

一九二〇年(民国九年·庚申)三十一岁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辛酉)三十二岁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壬戌)三十三岁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癸亥)三十四岁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甲子)三十五岁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三十六岁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丙寅)三十七岁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丁卯)三十八岁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戊辰)三十九岁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己巳)四十岁

一九三〇年(民国十九年·庚午)四十一岁

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辛未)四十二岁

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四十三岁

一九三三年(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四十四岁

一九三四年(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四十五岁

一九三五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四十六岁

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四十七岁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四十八岁

一九三八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四十九岁

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五十岁

一九四〇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五十一岁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辛巳)五十二岁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五十三岁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五十四岁

谱后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一九六三年

一九六六年

一九六七年

一九六九年

一九七三年

一九七五年

一九七六年

一九七七年

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九年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七年

一九九八年

二〇〇五年

二〇〇七年

二〇〇八年

二〇一一年

二〇一四年

参考文献

代后记:今月曾经照古人——兼怀刘真先生

余叔岩年谱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斯琦。

得书感谢您对《余叔岩年谱》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 电子书
余松烈是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奠基人之一,农学家、教育家。传记以时间为纵线,以余松烈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以余松烈在农村的小麦高产试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工作为主线,介绍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以及为我国冬小麦亩产和总产近十倍增长所做的重要贡献。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我的前半生(全本)(精) 电子书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一生,最好就是去阅读他的传记,如果想要了解溥仪,那么此书是最好不过的版本。
“白银时代”的落地 电子书
由江西财经大学讲师邱永志所著,描述历史上“白银时代”的形成,以及由此形成一系列货币制度和形态体系。
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 电子书
一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简史。回顾四十年改革得失利弊,可以清楚地看到,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是中国保持强劲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