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

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围绕“国计民生”的主题,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社会秩序与社会治理、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社会群体、医疗卫生与集体化时代的社会等问题展开讨论。书中论文运用新发掘的档案、碑刻、族谱、契约文书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展示了中国社会史学界在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上的最新成果。

作者简介

编者陈锋,历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编 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开放与多元:新世纪中国社会史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重建百姓日用之学

社会文化史在行进

源头活水:田汝康与中国历史人类学

江西流坑村的考察历程回顾及其对历史名镇名村考察研究的启示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十年发展趋势与瓶颈

在生命的关注中彰显历史的意义

第二编 群体、生计与日常生活

催课抑或抚字:明代地方官面对国计民生的矛盾心态及其施政实践

19世纪初松江地区人类发展指数(HDI)试探

清末民初武昌县中医朱仁甫的收入与生活

“东方芝加哥”中的“乡巴佬”:近代武汉农村移民的底层生活

第三编 财政、经济与社会

折上折:明代隆万间的赋役折银与中央财政再分配

清初的招商与盐商的承充

清代私盐市场之形成

清代图甲户籍与村族社会

青州驻防八旗粮饷残册初步解读

晚清妓捐征收与警察系统之建立

“深浚”与“筑塘”:杨时与湘湖工程方式的选择

第四编 宗族与村落

从文书到族谱与方志

从同姓到同宗:宋明吉安地区的宗族实践

碑铭上的世系:明清鄂东南移民定居与家族世系的层累构建

“百果台”:晚清民国闽北惠安祠的神诞供品及其文化与经济意涵

控制与反控制:清代乡村社会的夜戏

第五编 社会秩序与基层治理

家族之耻:祖墓被占与争夺祖墓的诉讼

清咸同年间河南乡村社会的军事化

北洋政府时期河南的战乱、匪患与地方社会

市属委员会组织与近代中国城市社会治理格局变动问题初探

“阶级成分登记表”: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研究的重要文本

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锋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