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提炼了明清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
内容简介
相对整个中国而言,江南只是一个蕞尔之区,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地土资源,却建构起中国社会生活中物质与文化的很多关键部分。所以从唐宋以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有关“江南”财赋与人文昌盛的记录与论述,堪称浩繁。这是十分值得思考与深入分析的问题。
可以说,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发达、人才密集、文化繁荣,牵动了整个王朝的注意力,但涉及的核心范围,不过是以太湖平原为主的很小的地方,又错处于不同的高层政区,政治管理并不统一,反而孕育成为社会生活中具有核心性的空间。
在明清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很多文人、官吏、绅士、地主等人,留下了数量不菲的绘画、诗歌、游记、日记、书牍等,构画出了江南生活中许多引人入胜的内容,也令今人向往而怀恋。
作者简介
作者冯贤亮,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江南地区史、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等。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从经济史到文化史视域下的传统江南研究
一、问题意识的引发
二、江南研究的主体与核心空间
三、理论关怀与方法
四、文化史的新热点
五、政治史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章 士人生活:明清之际的社会变动
一、士人生活的主要表现
二、晚明生活论述
三、政治的断裂与生活的延续
四、归入新朝
第二章 儇巧繁华:明代杭州的城市社会与生活文化
一、环境与记忆
二、水乡人生
三、经济变革与生活
四、奢化的休闲与逸乐
五、风气转移
六、余论
第三章 晚明的松江府:士人生活与社会变化
一、环境与生活
二、地方责任与社会重心
三、欲望的驯服
四、三冈董氏
五、家族的内聚与变化
六、余论
第四章 从国家到地方:袁黄的宦途与乡居生活
一、引言
二、短暂的宦途
三、乡绅的立场与表达
四、社会交往及影响
五、权势格局与地方生活
六、接受与排斥
第五章 园第空间:明末清初士人生活的轨迹
一、引言
二、城居记忆中的梅花里
三、钱士升的核心生活区与社会活动
四、彷村与半村
五、生活空间的分散
六、结语
第六章 文化技艺:明清嘉定的社会环境与竹刻业
一、引言
二、社会与民生
三、物质文化与人生追求
四、竹刻业的兴起
五、宫廷推重与文人好尚
六、结语
第七章 清初的科考:士人与地方政治
一、引言
二、顺治时期科考的赓续
三、奏销案及之后的科考状态
四、地方冲突与官绅表现
五、结语
第八章 曹庭栋与永宇溪庄:盛清时代地方文人的生活
一、曹庭栋的家世
二、永宇溪庄的空间安排与经营活动
三、溪庄休闲与同仁雅集
四、种梅、探梅和忆梅
五、余论
结论与思考
一、社会风貌的把握
二、包容性、创新性与引领性
三、区域社会与整体关怀
四、江南的核心性与政治意义
后记
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江南文化研究)是2021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冯贤亮。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江南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