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江南文化研究)

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江南文化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提炼了明清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

内容简介

相对整个中国而言,江南只是一个蕞尔之区,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地土资源,却建构起中国社会生活中物质与文化的很多关键部分。所以从唐宋以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有关“江南”财赋与人文昌盛的记录与论述,堪称浩繁。这是十分值得思考与深入分析的问题。

可以说,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发达、人才密集、文化繁荣,牵动了整个王朝的注意力,但涉及的核心范围,不过是以太湖平原为主的很小的地方,又错处于不同的高层政区,政治管理并不统一,反而孕育成为社会生活中具有核心性的空间。

在明清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很多文人、官吏、绅士、地主等人,留下了数量不菲的绘画、诗歌、游记、日记、书牍等,构画出了江南生活中许多引人入胜的内容,也令今人向往而怀恋。

作者简介

作者冯贤亮,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江南地区史、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等。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从经济史到文化史视域下的传统江南研究

一、问题意识的引发

二、江南研究的主体与核心空间

三、理论关怀与方法

四、文化史的新热点

五、政治史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章 士人生活:明清之际的社会变动

一、士人生活的主要表现

二、晚明生活论述

三、政治的断裂与生活的延续

四、归入新朝

第二章 儇巧繁华:明代杭州的城市社会与生活文化

一、环境与记忆

二、水乡人生

三、经济变革与生活

四、奢化的休闲与逸乐

五、风气转移

六、余论

第三章 晚明的松江府:士人生活与社会变化

一、环境与生活

二、地方责任与社会重心

三、欲望的驯服

四、三冈董氏

五、家族的内聚与变化

六、余论

第四章 从国家到地方:袁黄的宦途与乡居生活

一、引言

二、短暂的宦途

三、乡绅的立场与表达

四、社会交往及影响

五、权势格局与地方生活

六、接受与排斥

第五章 园第空间:明末清初士人生活的轨迹

一、引言

二、城居记忆中的梅花里

三、钱士升的核心生活区与社会活动

四、彷村与半村

五、生活空间的分散

六、结语

第六章 文化技艺:明清嘉定的社会环境与竹刻业

一、引言

二、社会与民生

三、物质文化与人生追求

四、竹刻业的兴起

五、宫廷推重与文人好尚

六、结语

第七章 清初的科考:士人与地方政治

一、引言

二、顺治时期科考的赓续

三、奏销案及之后的科考状态

四、地方冲突与官绅表现

五、结语

第八章 曹庭栋与永宇溪庄:盛清时代地方文人的生活

一、曹庭栋的家世

二、永宇溪庄的空间安排与经营活动

三、溪庄休闲与同仁雅集

四、种梅、探梅和忆梅

五、余论

结论与思考

一、社会风貌的把握

二、包容性、创新性与引领性

三、区域社会与整体关怀

四、江南的核心性与政治意义

后记

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江南文化研究)是2021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冯贤亮。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与士人生活(江南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重回天人之际: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 电子书
本书的核心思路是从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看古代文论文本的特殊性。
元明之际吴中文人文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易代之际的吴中文人,在应彰显个人本色、抒情写意的时期,他们却关注社会现实、抨击时政;在应为新政权摇旗呐喊的时期,他们却向往自由,追求散漫无拘。本书以此思路为主导,全景展现了吴中文人在元政权、张士诚政权、明政权三个政权更迭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特点。在研究思路上,本书采用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文人心态为中介,打通社会文化变迁与文学思想的关联。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 电子书
本书论述一个清史研究领域的问题,即秘密为什么之于“秘密会社”重要?有学者认为秘密像血缘,捆绑住参与者。本书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秘密与血缘有所分别,血缘不会因为扩散而冲淡,反之,秘密则随着扩散,越不秘密。因此,本书认为秘密会社不在于真正有多少秘密,而在于秘密的传播本身才是秘密会社生存的标签。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