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的想象

关于自我的想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个关于“自我”的想象。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最初的“崇拜与信仰”、理性的“启蒙及其转向”、文本的“符号与语言”、社会意义的“意识形态与权力”,以及当今数字科技时代的“媒介与信息”论述了“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主体的形成过程。每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位学者的生平及其核心思想。

这些学者从人类学、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展示了“自我”作为社会主体的形成是如何在各种历史因素和社会条件及权力的参与之下变得错综复杂。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崇拜与信仰

一、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自我精神

二、湿婆和佛陀的自我修炼

三、耶稣与“我爱故我在”

四、孔子与仁德的自我

第二章启蒙及其转向

一、笛卡尔与理性自我

二、洛克和霍尔巴赫与经验自我

三、自我意志的兴起

四、萨特与存在的自我

五、弗洛伊德与无意识自我

第三章符号与语言

一、索绪尔与符号的自我

二、列维-斯特劳斯与文化结构的自我

三、拉康与缺失的自我

四、德里达与解构的自我

第四章意识形态与权力

一、马克思与劳动的自我

二、阿尔都塞与意识形态的自我

三、马尔库塞与单向度的自我

四、布尔迪厄与惯习的自我

五、福柯与话语的自我

第五章媒介与信息

一、香农与信息时代的源起

二、麦克卢汉与自我的延伸或麻木

三、鲍德里亚与超现实拟像

四、波斯特与信息方式

后记

关于自我的想象是2023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蓝若宇。

得书感谢您对《关于自我的想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清儒之道:清代学者关于儒家之道的探寻、论辩与践行 电子书
清代既是儒家学说的总结期,又是儒家文化的衰落期。这本书带你看清代儒学的发展与挣扎。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电子书
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
意识的内在性与超越性:关于现象学运动的若干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30多年间所发表的研究现象学运动的主要论文,体现了作者对现象学运动的一种认识。现象学运动的创始人胡塞尔毕生追求严密科学的哲学,试图以内在建构的纯粹意识作为本体论的基础;而现象学运动的继承者更多坚持纯粹意识的超越性,力图以胡塞尔晚年关于意识与世界关系的思考,重建现象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现象学运动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对话的基础。
拥抱好心情——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电子书
这是一本注重实操的心灵康复指导书,作者结合30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在具体的案例中讲述每一种类型抑郁症的表现、应对策略,帮助患者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哪些人容易得抑郁症,抑郁症的自我诊断,得了抑郁症怎么办,以及情绪自我调节,如自我控制自杀冲动、体育锻炼提高情绪、乐观主义战胜抑郁、休闲活动提高情绪、增加社交提高情绪,应对逆境、缓解压力的策略。本书帮你战胜抑郁,为你过上和谐、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