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多角度探究中苏关系的历史框架和史实描述。

内容简介

回首20世纪,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中苏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也最令人难以理解的双边关系之一。虽然21世纪已进入所谓“后冷战”时期,但当前中俄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冷战”与“后冷战”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都无不向历史学家提出这一要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有鉴于此,为了“着重反映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整体动向”,2009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在上海召开了题为“冷战与中苏关系:外交、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

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塞尔维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30位学者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分9个单元进行了主题发言。本文集就是在这次会议的主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者简介

编者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并主编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和《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期望中苏关系史研究更上一层楼(代前言)

内战时期东北地方层面上的中苏关系:以《实话报》为例

苏联人在旅顺和大连的活动(1945~1955)

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1957)

两个革命之间: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

政治认同:1950年代中国与苏联、东欧的文化交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教育小说与两代中国读者

苏联电影的引进及其对塑造毛泽东时代中国的意义

橡胶合作:中苏经济关系的个案研究

援助和限制: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方针(1949~1960)

苏联专家与中国军校的创办:对军事工程学院档案的考析

与中苏争夺第三世界:1958~1959年铁托的亚非之行

1960年代苏联对发展中世界的政策与中国的挑战

苏联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的计划及对华策略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苏中和解的最后尝试:对最新解密俄国档案的解读

失去的机遇?

不期而遇的局面:1969年中苏美三角关系论析

中美和解过程中的中方变奏: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提出的背景探析

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中国与东中欧关系

1980年代早期苏联对中国政策延续和变化的压力

苏联外交机构的干部更替与对华政策转变(1985~1986)

“告别冷战”:中国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涵义

作者简介

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是2010年由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沈志华 编。

得书感谢您对《脆弱的联盟:冷战与中苏关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电子书
本书充分挖掘日记、书信,揭示科举改制中鲜为人知的内幕,如朝廷高层各方态度与争论的历史真相。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电子书
一部研究孙中山思想的学术专著。
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孙中山科学观形成的过程,同时就发于“科学”的孙中山思想的深化过程及其特点、意义进行考察。
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 电子书
英国传教士布朗(C.CAMPBELLBROWN)编写、出版于1907年的专著《传奇与故事里的中国》(CHINAINLEGENDANDSTORY)讲述的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地区——福建。在那儿伫立着古老的泉州城,遥望着金门岛,阐述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中国居住了十年,作者把当地的色彩精确地描述出来,和人们一起分享那里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并试图给出一些真实的图片来展示当地人的想法和特征。令人惊喜的
良良与汶汶(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本书延续了“良良的世界”系列读物的故事线索,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汶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