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土地收益分配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土地收益分配问题,涉及国家、农村集体、农民以及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中国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主要研究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收益分配以及国有建设用地收益分配问题。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主要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至2014年改革以及2015年国家确定的试点地区改革推进情况,并重点分析了佛山市南海、浙江德清、四川郫县等改革的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及入市收益分配改革等。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益分配,研究了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土地税收规模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证分析了我国土地财政、房地产税收与城镇公共品供给,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等问题。从“土地收益生成环节,土地产权和政府规制权理论,国民收入分配层次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视角,提出了土地非税收入、土地(房地产)税收改革的思路及具体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赋予地方政府以土地资产为担保发行土地债券;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扩大税基,实行城乡统一的土地(房地产)税制;简化税种,优化土地(房地产)税制结构;课征重点从土地(房地产)流转环节调整到土地(房地产)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财产税,并逐步成为地方主体税种;实行城乡统一的土地增值税,完善土地增值税制;设置土地闲置税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前言

第一章土地收益及其分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土地产权理论

一 所有制与产权

二 土地所有制与土地产权

第二节 地租地价理论

一 马克思地租理论

二 地价理论

第三节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及土地(房地产)税收理论

一 土地增值及其分配

二 土地(房地产)税收理论

第二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变迁及改革

第一节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演变及评价

一 1949—1956年:允许流转阶段

二 1956—1986年:禁止流转阶段

三 1986—1998年:限制流转阶段

四 1999—2014年:改革探索阶段

五 2015年至今:正式改革试点阶段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至2014年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一 苏州、芜湖、顺德入市改革基本情况

二 苏州、芜湖、顺德入市改革的基本经验

三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主要障碍

第三节 国家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一 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情况

二 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政策

第四节 试点地区入市改革成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试点地区入市改革成效

二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国家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分析

第一节 佛山市南海区入市改革分析

一 佛山市南海区改革情况

二 佛山市南海区改革经验

第二节 浙江德清县入市改革分析

一 浙江德清县改革基本情况

二 浙江德清县改革基本经验

第三节 四川郫县入市改革分析

一 郫县改革基本情况

二 郫县改革经验

第四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1]

第一节 现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的主要问题

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土地收益分配主体模糊

二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土地收益分配方式、分配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收益的形成、实现机制

一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收益的形成机制

二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收益的实现机制

三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

第三节 处理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收益分配的几个问题

一 由于交易方式不同,分配侧重点应有所差别

二 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土地利益分配关系

三 兼顾国家与农村集体的利益

第五章中国国有土地收益形式、规模及问题

第一节 中国国有土地收益的主要形式

一 现行国有土地地租、土地出让收入政策

二 现行土地(房地产)税收政策

第二节 中国国有土地收益及支出规模

一 中国国有土地收益规模

二 中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中国国有土地收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中国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存在的问题

二 土地(房地产)税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房地产税、土地财政与公共品供给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 问题提出

二 文献综述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和方法

一 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 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二 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发展实证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 指标体系构建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 实证结果

二 基于DEA法的进一步讨论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深圳市国有土地收益、土地整备及收益分配

第一节 深圳市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及收益分配

一 深圳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演进及发展

二 深圳市土地出让总体情况

三 深圳市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及分配政策

四 深圳市国土基金

第二节 深圳市土地整备及收益分配

一 深圳市土地整备模式

二 土地整备收益分配政策

三 深圳市土地整备:坪山新区的实践

第三节 深圳市整村统筹整备案例分析

一 金沙社区的基本情况

二 金沙试点工作的土地整备方案

三 金沙社区土地整备效果评估

第四节 完善深圳市土地整备的收益分配政策建议

一 明晰房地产产权,实行房地分离的补偿政策

二 完善土地整备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

第九章土地收益分配改革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土地收益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 按土地流转环节和土地收益生成机制,构建土地收益分配体制

二 依据土地产权和政府规制权理论,规范土地收益分配形式

三 依据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理论,规范土地收益分配秩序

四 依据公共财政理论,规范政府间土地收益分配关系

第二节 土地非税收入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 国有土地非税收入改革的政策建议

二 集体土地非税收入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土地(房地产)税收改革政策建议

一 土地(房地产)税收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 土地(房地产)税收改革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宏乾著。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土地收益分配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电子书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政治问题,选择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选用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统计与计量经济学等模型,对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分析,试图为改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提供理论和经验上的参考依据。
苏俄土地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苏俄土地理论的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苏俄土地理论的发展脉络、苏俄土地理论的核心内容、斯大林等人的土地理论。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与本质,从创新发展、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建立市场化机制和产能共享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农村土地流转风险控制研究 电子书
平稳、持续、协调、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路子,并形成了不同的流转模式。本书以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研究背景,注重实地调研和对既有理论的梳理,从基层治理和组织理论视角,有针对性地对农地流转领域出现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作出了新的解析,并提出了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策略和对策建议。
铁路土地资产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电子书
唐永忠著的《铁路土地资产综合开发模式研究》以《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3号)为政策依据,以交通与土地开发的理论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在铁路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房地产发展都面临历史机遇和巨大挑战的背景下,为中国铁路(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为例)实施土地资产综合开发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机会分析和模式探索。本书适合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和铁路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