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 读本

存在与时间 读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读得下来的《存在与时间》,翦除芜杂、不再望之生畏,著名哲学家陈嘉映为中文读者精写20世纪巨著《存在与时间》。

内容简介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开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点。”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

《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点,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存在”问题。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

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的本子”。

作者简介

作者陈嘉映,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现代哲学研究,著述颇丰,其中尤以研究与翻译海德格尔的学说著称。因其才华横溢的教学风格而拥有为数众多的拥趸。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版序

序言

导论 存在意义问题概述

第一章 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第二章 本书的方法及章节安排

第一部 此在、时间、存在

第一篇 准备性的此在分析

第一章 概说准备性的此在分析

第二章 此在的基本建构——在世界之中存在

第三章 世界之为世界

第四章 共在与自己存在,以及常人

第五章 “在之中”之为“在之中”

第六章 操心——此在的存在

第二篇 此在与时间性

第一章 此在之可能的整体存在,向死存在

第二章 良知与决心

第三章 时间性之为操心的存在论意义

第四章 时间性与日常性

第五章 时间性与历史性

第六章 时间性、流俗时间概念、“时间之内”

存在与时间 读本是2019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德]马丁·海德格尔。

得书感谢您对《存在与时间 读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德国哲学(2015年卷) 电子书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册是2015年卷。
德国哲学(2016年上半年卷) 电子书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册是2016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2016年下半年卷) 电子书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册是2016年下半年卷。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