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引领人工智能大趋势、透视下一个大挑战的领先巨作。
内容简介
大脑如何产生新想法?思维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运作的?意识缘何形成?什么是情感、感觉、想法?如果将人类大脑看成一台机器,那么这是否有益于我们设计出能够像人一样能理解、会思考的高级人工智能——情感机器?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机器具备了情感,是不是就可以取代人类? 在《情感机器》中,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有力地论证了:情感、直觉和情绪并不是与众不同的东西,而只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同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思维有时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时又会转向情感的奥秘。
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建模,他为我们剖析了人类思维的本质,为大众提供了一幅创建能理解、会思考、具备人类意识、常识性思考能力,乃至自我观念的情感机器的路线图。
作者简介
作者马文·明斯基,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之一,是首批机械人手臂、世界上首位神经网络模拟器Snare、世界上最早能够模拟人类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的创建者。同时,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以及虚拟现实(VR)的最早倡导者。
作为一位伟大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明斯基获奖无数:他是人工智能领域首位图灵奖获得者、MIT1989年Killian奖获得者,并于1990年获得日本政府所设立的“日本奖”。此外,明斯基还是日本东芝公司媒体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教授,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院士,曾出任美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席。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按
推荐序 情感机器 离我们有多远
引言 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第一部分 情感,人类特殊的思维方式
01 坠入爱河
02 依恋与目标
03 从疼痛到煎熬
第二部分 洞悉思维本质,创建情感机器的6大维度
04 意识
05 精神活动层级
06 常识
07 思维
08 智能
09 自我
致谢
译者后记
情感机器是2016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马文•明斯基(MarvinMinsky)。
得书感谢您对《情感机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