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屏风上

在中国屏风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

内容简介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这组“叙事”的读者当然是本国人,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毛姆在这架屏风上描绘了遥远、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景致,她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令人敬畏的长城、急流险滩的长江、天光云影的水田、纪念先祖的牌坊、筑有雉堞的城墙、各式各样的庙宇、竹林深处的农家、山上的婴儿塔、路边的小客栈……当然,相对于“风土”他更感兴趣的永远是“人情”,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作者简介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十岁前居于巴黎。分别在英国和德国受过教育。学过医,后弃医从文。因长篇小说创作声名鹊起。三十三岁时成为伦敦最负盛名的剧作家,曾有四部剧作在伦敦西区的剧院里同时上演。所写的短篇小说最初登载于多家杂志,后结集成书出版。另有随笔、游记、文艺批评等。1954年获封英国皇家荣誉勋爵封号。

毛姆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在现实主义文学没落期坚持创作,并最终奠定文学史上经典地位。倡导以无所偏袒的观察者角度写作,包容看待人性,最大限度保持作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代表作有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寻欢作乐》《人性的枷锁》,剧本《圆圈》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一 幕启

二 女主人的客厅

三 蒙古人首领

四 漂泊者

五 内阁部长

六 宴会

(一) 使馆区

(二) 通商口岸

七 天坛

八 上帝的仆人

九 客店

十 小阁楼

十一 恐惧

十二 画

十三 国王陛下的代表

十四 鸦片烟馆

十五 最后的机会

十六 修女

十七 亨德森

十八 黎明

十九 荣誉攸关

二十 驮兽

二十一 麦克里斯特医生

二十二 路

二十三 上帝的真理

二十四 罗曼司

二十五 崇高的风格

二十六 雨

二十七 沙利文

二十八 餐厅

二十九 长城

三十 领事

三十一 小伙子

三十二 范宁夫妇

三十三 江中号子

三十四 海市蜃楼

三十五 陌生人

三十六 民主精神

三十七 基督复临派教徒

三十八 哲学家

三十九 女传教士

四十 局台球

四十一 船长

四十二 小城风景

四十三 黄昏

四十四 正常的人

四十五 老人

四十六 原野

四十七 失败者

四十八 戏剧学者

四十九 大班

五十 报应

五十一 残片

五十二 出类拔萃

五十三 老船长

五十四 疑问

五十五 汉学家

五十六 副领事

五十七 山城

五十八 祭神

译后记

修订附记

在中国屏风上是2013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得书感谢您对《在中国屏风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雪莉(英文原著版) 电子书
《雪莉》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初英国纺织工人自发捣毁机器而引起的产业界的骚动,小说主要描述雪莉、卡罗琳、罗伯特·穆尔、路易斯·穆尔四人之间的爱恨纠葛。
一人一世界 :跨越北极和南极的心灵之旅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热身之旅:韩国与日本、正式启航:独自闯欧洲、策马扬鞭:一人逛北美、我国特区之行:香港与澳门、收官之游:南美与南级等。
英国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九部英国童话经典作品进行研究,以期阐释童话在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中所能发挥的伦理教诲功能。
大卫·科波菲尔(英文原著版) 电子书
小说因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生活道路与作者的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因而被认为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
赵树理文集:谈兴趣 电子书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