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l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作序推荐
l对于任何一名关心法律、医学及伦理问题的学者来说,这本书都吸引力十足。——桑德拉·H.约翰逊,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健康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l国内多所高校人文医学专业必读书目
“医生仅与自己的患者和上帝同在”,20世纪60年代后,医生心中这样美好的愿景却被拥挤的诊室所取代。在那里,患者被“陌生人”——律师、法官、立法者和学者——团团围住,甚至医生自己都难有一席之地。是什么给医学游戏带来了新规则和新玩家?是什么导致医生日渐失去自由裁量权?又是从什么时候起,解决复杂棘手的医学问题,不仅需要医学从业者还需要“陌生人”?
内容简介
在曾经属于医生的私人领域中,患者开始听从陌生人的建议。而由陌生人组成的这束耀眼的聚光灯不但形塑了医学实践的外部条件,还触及了它的实质——医生在病榻之侧所做的决策。曾经在自己的王国里说一不二的医生,怎么就被迫站出来直面委员会、各式表格、大道理以及主动出击的患者了呢?本书将读者带回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学实验室、诊疗室、法庭和书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情绪此起彼伏的大潮中,还原一场深刻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变革。
戴维·J.罗思曼教授不仅是一位社会与医学研究者,更是一位历史学家,这也意味着他拥有“陌生人”的身份;正因此,他才能用富有同理心的笔触,围绕健康照护、法律与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维·J.罗思曼(David J. Roth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科与外科医师学院伯纳德·舍恩伯格社会医学讲席教授、社会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发现庇护所》(The Discovery of The Asylum)和《良心与便利》(Conscience and Convenience)等作品。
【译者简介】
潘驿炜,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关注医学史上的法律和政策问题,译有《病患悖论:为什么“过度”医疗不利于你的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合译有《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节目录
【本书目录】
|引言:水落才能石出 001
|第一章 高贵的质料 019
|第二章 战火中的科研 041
|第三章 镀金时代 069
|第四章 医生吹哨人 093
|第五章 实验室新规 113
|第六章 床旁伦理学 135
|第七章 陌生的医生 171
|第八章 死里求生 199
|第九章 委员会伦理学 225
|第十章 谁人可信 253
|第十一章 床旁的新规则 295
|尾 声 327
|后记:患者权利运动的阶段考察 347
|附录:亨利·比彻1966 年论文注释 359
|注 释 363
|中英文对照表 404
|致 谢 409
病床边的陌生人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戴维·J.罗思曼(David。
得书感谢您对《病床边的陌生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