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针对信息化战争运行机理研究,《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重点讨论战争的科学基础与思维方法问题。战争存在巨大的复杂性,牛顿科学体系下的认识论和世界观已经无法作为信息化战争研究的科学基础。复杂性科学原理和方法,应该成为开启研究现代战争大门的钥匙。了解现代科学的新进展,建立全新的科学思维模式,研究信息化战争的运行机理,理解战争科学的本质和意义是《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的重点。《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共7章,分别介绍什么是战争研究的科学基础,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思想,复杂性研究在复杂网络、大数据及深度学习方面的新进展,信息化战争的科学思维方法,复杂性科学思想与战争研究,从科学思维到科学方法,科学对于战争的意义等内容。

章节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战争研究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1

1.1 从经验到科学的战争研究 1

1.1.1 海湾战争往事 1

1.1.2 战争理论的实践性特点 2

1.1.3 用科学原理解释战争机理 4

1.2 牛顿科学范式的起源与内容 8

1.2.1 走向科学时代的科学方法 8

1.2.2 牛顿范式的“一法两观” 11

1.2.3 牛顿科学范式的影响和质疑 14

1.3超越牛顿科学范式 17

1.3.1 催生认识论进步的百年世纪 17

1.3.2 哥德尔定理 24

1.3.3 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27

第2章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思想 32

2.1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 32

2.1.1 如何看待世界、看待战争 32

2.1.2 复杂性的概念与产生 35

2.2 复杂系统性质之一:适应性 38

2.2.1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和性质 38

2.2.2 复杂系统的适应性进化 42

2.2.3 战争对抗比的就是适应能力 46

2.3 复杂系统性质之二:不确定性50

2.3.1 什么是不确定性 51

2.3.2 不确定性产生的缘由及争论 55

2.3.3 不确定性与多样化思维 60

2.3.4 管理和控制不确定性 63

2.4 复杂系统性质之三:涌现性 69

2.4.1 什么是涌现性 69

2.4.2 涌现结果的非线性 75

2.4.3 涌现的层次性 84

2.4.4 涌现过程的产生 88

2.5 复杂系统的预测与应对 93

2.5.1 复杂系统预测之难 93

2.5.2 复杂系统如何预测 101

2.5.3 复杂系统的应对 105

第3章 复杂性科学新方法 109

3.1 复杂网络的发现 109

3.1.1 小世界模型和无尺度网络 109

3.1.2 复杂网络的特点 114

3.1.3 复杂网络的性质 117

3.1.4 复杂网络研究三部曲 122

3.2 大数据的出现 124

3.2.1 什么是大数据 124

3.2.2 大数据的种类和特点 127

3.2.3 大数据的作用 129

3.2.4 大数据的影响 134

3.2.5 大数据带来了什么 138

3.3 深度学习的突破 145

3.3.1 阿尔法狗的惊世表演 145

3.3.2 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 149

3.3.3 深度学习的应用突破 162

3.4 战争复杂性研究的工具 168

3.4.1 复杂系统的不同认知路线 169

3.4.2 新时代的科学工具 172

第4章 信息化战争的科学思维 178

4.1 新时代的思维密码 178

4.1.1 “未来战争”的民间范本 178

4.1.2 新时代的战争思维改变 181

4.2 网络化思维——“点”“链”连接的革命 184

4.2.1 系统即网络,关系为核心 185

4.2.2 网络化的目的是系统化 188

4.2.3 网络链接比节点更重要 191

4.2.4 网络遵从自己的内在运行规律 197

4.2.5 互联网思维与影响 202

4.2.6 网络化思维是什么 207

4.3 体系化思维——“死”“活”系统的转变 208

4.3.1 体系性质:具有涌现性会阶跃变化 209

4.3.2 体系结构:具有成长性会不断进化 215

4.3.3 体系能力:具有相对性靠对抗产生 227

4.3.4 体系效能:具有整体性靠全局反映 234

4.3.5 体系化思维是什么 244

4.4 大数据思维——“大”“小”价值的抉择 244

4.4.1 数据化综合思维 244

4.4.2 相关性跨界思维 250

4.4.3 交互化实验思维 257

4.4.4 从数据到决策思维 262

4.4.5 大数据思维是什么 271

4.5 虚拟化思维 ——“虚”“实”认知的碰撞 271

4.5.1 虚拟化的本质是认知为核心 271

4.5.2 虚拟化的重点在制造体验 277

4.5.3 虚拟化的核心在认知控制 280

4.5.4 “虚”“实”结合产生创新 285

4.5.5 虚拟化思维是什么 288

第5章 复杂性科学思想与战争研究 290

5.1 科学管理向复杂性思想转变 290

5.1.1 向科学管理的艰难转型 290

5.1.2 向复杂性科学思想的转变 294

5.2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战争理论研究 299

5.2.1 信息时代的指挥控制 300

5.2.2 复杂性思维与战斗力的炼成 305

5.2.3 去中心化的作战 309

5.2.4 复杂环境下的军队变革 314

5.3 战争理论创新的科学基础 319

5.3.1 理论创新缘于科学基础深厚 319

5.3.2 战争理论家的科学素养 322

5.4 未来战争宣言 327

5.4.1 新时代的意义 327

5.4.2 智能化战争呼之欲出 334

5.4.3 应对未来战争时代 342

第6章 从科学思维到科学方法 349

6.1 什么是科学 349

6.1.1 科学的三要素 349

6.1.2 科学的概念 355

6.1.3 科学的辨析与局限 360

6.2 如何科学地从事研究 365

6.2.1 规范的科学过程 365

6.2.2 严谨的科学方法 371

6.2.3 基本的科研逻辑 378

6.2.4 科学的思维方法 384

6.2.5 求实的科学精神 389

6.3 战争如何成为科学 399

6.3.1 战争科学的独特性 399

6.3.2 科学地研究战争 404

6.3.3 战争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412

第7章 科学对于战争的意义 417

7.1 人类认知与科学革命 417

7.1.1 认知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唯一动力 417

7.1.2 科学就是承认自己不知道 419

7.2 结语 423

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是201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晓峰。

得书感谢您对《战争科学论——认识和理解战争的科学基础和思维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和谐——更新人们思维的十个方面的科学发展观 电子书
本书从经济、社会、文化的十一大方面来论述这一崭新的时代,力图勾画出这一客观世界和谐的全新图景,并上升为科学发展的崭新观念。
解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 电子书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和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社会主义从空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报告从国家层面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政策进展、取得的成绩及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区域协调及生态环境四大领域。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