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最具意义的是对历史上孔庙祭祀制度的研究。在传统社会里,孔庙恰是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为世界性的历史宗教,孔庙祭祀亦引人入胜。我不是儒家的,但对孔子有很高的敬意。我在孔子墓前三鞠躬,结果闹了个小风波。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围观,把带我去的那个教授搞得很窘。他说:“你鞠一个躬就够了。”很多人以为我在拍电影。

  我们常讲一些很抽象的“道统”、“治统”,你把这些概念放到具体的祭祀制度里,轮廓就出来了。两千年中国怎么样变化,儒生集团跟统治集团怎么较劲,一目了然,都记录在孔庙发展史上。

  它还写了统治集团所认同的思想是什么,因为能够进孔庙一定经过皇帝的批核。这样做出来的中国思想史,跟我们以前所想象的就有些不一致。每一次儒生推举哪个人可以进孔庙都有一连串的理由,从地方、社会到学术,你可以看到很丰富的东西。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研究孔庙,因为可以解答经济.政治的很多问题。

内容简介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最具意义的对历史孔庙祭祀制度的研究。在传统社会里,孔庙恰是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为世界性的历史宗教,孔庙祭祀亦引人入胜。

章节目录

新版序

原序:孔庙因缘

一 个人观点

一、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的例证

二、“道德自主性”与“责任伦理”:康德与韦伯的分歧点

三、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

四、十年之后:后记

五、韦伯论中国的宗教:一个“比较研究”的典范

六、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迷思或事实?

二 皇帝、儒生与孔庙

七、清初政权意识形态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统观

八、道统与治统之间:从明嘉靖九年(1530)孔庙改制论皇权与祭祀礼仪

九、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

十、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

十一、孔庙的解构与重组:转化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困境

三 理学、考据学与政治

十二、“朱陆异同”:一个哲学诠释(池胜昌译)

十三、理学、考据学与政治:以《大学》改本的发展为例证

十四、“学案”体裁产生的思想背景:从李绂的《陆子学谱》谈起

十五、“学案”体裁补论

四 附录

十六、苟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

十七、以序为书:评介《朱熹的历史世界)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是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黄进兴。

得书感谢您对《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 电子书
在近代华北社会中,泰山信仰既是清廷实施“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又是民众应对日常生活困境的文化传统。由于西方文明的刺激,近代中国出现了社会转型与文化焦虑,泰山信仰礼俗自清末以降不断遭到知识界的批判、基督宗教的敌视与政府的强制改造。在内外交困之中,泰山信仰仍滋润着华北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呈现更为丰富的文化面相。本书从区域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演进及其境遇,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华北社
生命权力、生命形式与共同体——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研究 电子书
如果说福柯的生命政治概念引发了政治哲学逻辑走向了一条异于往常的革命道路,那么让其迈向激进话语圈并在各领域异彩纷呈的展现其深刻内涵的则要归因于来自意大利的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Agamben)。阿甘本已成为了哲学、政治理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大陆哲学,政治思想,宗教研究和艺术的独特解读,使他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创新精神的思想家之一当回到生命政治的理论语境时,阿甘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以藏传佛教为视域的文化现象解析 电子书
关帝信仰虽源于中原,但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关帝带上风靡藏区、独一无二的完美英雄——格萨尔的面具,以格萨尔的称谓流传至今,体现了汉、满、蒙、藏等民族通过宗教文化这一特殊纽带相互联系、彼此交流的历史本相。本书通过对大量的藏文文献资料,尤其是格萨尔拉康、功德林白度母殿所藏签文的解读,深刻揭示了关帝信仰转化为格萨尔崇拜的传播历程及其意义。
人神之间: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公信仰研究(清水江研究丛书(第1辑)) 电子书
本文深入阐释湘黔桂界邻地区社会民众的生活实践与区域社会结构、地域支配关系关联与过程演变。
大道与优游 电子书
《大道与优游》从悟道的角度演绎了庄子三十三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