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相人术的人类学研究,分为四章,涵盖知识构型、知识质态、社会运作等方面。
内容简介
《观人与人观:中国古代相人术的人类学研究》共分四章。第1章“‘人观’命题的审思与‘相人术’课题的确立”,拟对“人观”命题的概念意指与知识学关涉进行梳理,并对相人术知识内涵加以厘析,从而为相人术课题确立研究的起点、问题域以及研究的合法性、可能性与目标指向性。第二章“相人术知识的谱系构型”,拟对相人术知识的外部构型与内部建制进行描述与分析,并对中国相人术与西方体相学的知识构型进行比较,力图探讨相人术知识谱系的结构样式及其特征。第三章“相人术的知识质态”,拟探讨相人术知识的意义质态和相人术的知识品质,以期对中国传统相人术知识独特的质态特征加以把捉。第四章“相人术的社会运作”,拟对相人术实践、表述与传播系统进行整体考察,并尝试探究传承中的相人术知识所生成的实质性传统,以期获得对相人术中的“人”及其具身认识模式的深入理解,并进而追索中国相人术知识的“观人”与“人观”特质。
作者简介
王立杰,男,四川西昌人,蛰伏清华九年,嗜读好写,学院中多年经历,未被规训,读进去严谨学术,写出来仍旧鲜活文字。然常记文以载道之古训,未敢以写作而娱人,阅读愈勤,下笔愈谨,庶几无愧于良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导论研究动机、目的、现状、方法与纲要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现状概览
(一)敦煌相书研究
(二)相学总论与分论研究
(三)相学与文学、艺术、诗学等的关系研究
(四)相人术江湖门派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一)知识谱系学方法
(二)人类学“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方法
(三)结构分析法
(四)比较法
(五)解释学方法
(六)综合诠释法
(七)文献田野法
五 研究纲要
第一章“人观”命题的审思与“相人术”课题的确立
第一节 “人观”命题的追索、反思与回应
一 何谓“人观”?
二 人类学视域中的“人观”考察
三 “人观”何为?
第二节 “相人术”课题的确立
一 “相人术”研究何为?
二 何谓“相人术”?
三 “相人术”研究的入思径路
第二章相人术知识的谱系构型
第一节 相人术在知识体制中的外部构型
一 相人术原生知识系统中的类别构型
二 相人术在古代目录系统中的纵向构型
三 相人术在知识体制中的横向构型
四 相人术自身在知识体制中的外部构型——相书的著录系统
第二节 相人术知识建制的内部构型
一 部位命名与定性
二 相理概要
三 相法总览
第三节 中国相人术与西方观相学知识构型的比较
一 西方观相学的知识构型
二 对比中的差异
第三章相人术的知识质态
第一节 相人术知识的意义质态
一 相人术知识的“概念质地”
二 相人术知识中意义域的组构特性
三 相人术知识质性杂糅的非同质分类观
第二节 相人术的知识品质
一 “观”的知识品质
二 “命—运一体”的知识理解
第四章相人术的社会运作
第一节 相人术的实践方式及其特性
一 相人术实践中的“人”
二 相人术实践的具身认知方式与特性
第二节 相人术知识的构建、接受与传播
一 相书的生成、传播与接受
二 相人术知识的延伸性构建、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相人术知识的传承与实质性传统的生成
一 相人术实践与知识传播的社会、文化功能
二 相人术知识的传承与实质性传统的生成
结论
一 全书小结:观人与人观
二 总检讨与总批判
(一)在厘析“人观”命题方面
(二)在确立“相人术”课题和对其知识探讨的方法学进路方面
(三)在清理相人术知识的构型、实质内涵与社会运作方面
(四)在阐明相人术知识呈示和负载着的“人观”意义方面
三 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观人与人观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立杰。
得书感谢您对《观人与人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