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街区的社区建设

老旧街区的社区建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重点探讨老旧街区改造建设的可行方案。

内容简介

本书以老旧街区为研究对象,深描老旧街区在现代化转型中的发展历程以及居住在社区中的人员的经历与变化,介绍老旧街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特点、难点以及社区工作开展的特点与办法,并结合典型案例、实际调查、深度访谈、蹲点观察等,展示老旧街区在社区建设中的经验与做法,对比新型社区,展示不同社区的社区建设之路,探索老旧社区社区建设的可行性做法。

作者简介

李阿琳,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老旧街区的社区建设

一 社区的基本界定: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共同体

二 当代城乡社区的五种基本类型:以北京市为例

三 社区研究的意义:宏观社会的微观基础

四 社会学实践:将社区研究与社区建设融为一体的方法论

五 大栅栏:老旧街区的社区建设

老旧街区邻里关系的空间转向——以大栅栏为例

一 大栅栏:邻里关系的疏远化

二 从家族空间到集体空间

三 从集体空间到私人空间

四 外部空间政策与紧张关系的激化

五 总结与讨论

老旧街区中的积极分子——以大栅栏BS社区为例

一 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二 社会学视野中的积极分子

三 BS社区积极分子群体特征及其参与现状

四 积极分子的四个参与动机

五 结语及反思

城市社区自组织培育历程研究——以大栅栏街道培育社区自组织为例

一 自组织过程理论

二 社区自组织培力及陪伴式培育过程

三 从off-line 到on-line

空间中的行动:大栅栏院落空间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一 在行动中调整空间与社会关系

二 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利益关系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器

三 院落内的公私关系调整:百顺53号院

四 自组织及邻里关系的重建:培智15号的申请式改造

五 总结与讨论

大栅栏手工艺发展的现状与前景——文化创意的视角

一 北京手工艺的生存状况

二 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结构缺陷与发展

三 突破原有模式的新探索

四 企业搭建销售平台的创意园区

五 引入新思路

六 愿景

文化资产规划中的多样性与社群——以台北宝藏岩为例

一 台湾的历史环境脉络

二 参与式民主

三 宝藏岩聚落的故事

四 文化多样性的规划

五 公共政策的影响

文化遗产保存的草根行动和里邻复兴——宜兰旧城案例

一 行动脉络

二 关键思维与行动方式

三 遗产保存的草根行动

四 共创行动的三维向度

五 里邻复振的文化意涵——遗产能否不再是“遗产”?

重建睦邻:广州的旧城改造、公民行动与承认冲突

一 抗争研究与承认问题

二 老城社区:西关文化

三 拆迁先行:作为一种社会干预的旧城改造

四 承认冲突与公民行动

五 结论

老旧街区的社区建设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沈原。

得书感谢您对《老旧街区的社区建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制造边界:业主行动与秩序缤纷的社区 电子书
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名苑社区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
社区防震减灾路径探究 电子书
从社区层面,如何提升地震抗逆力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社区管理与社区矛盾化解机制 电子书
于显洋编著的这本《社区管理与矛盾化解机制--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分为四章,第一章意图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社区,明确社区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很多现象和矛盾都来源于社区,介绍社区及社区类型,社区构成要素、社区变迁及其带来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第二章探讨不同类型社区可能产生的矛盾及其原因;第三章主要总结归纳化解矛盾的方式和方法;第四章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归纳各地在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
社区转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治理体系重组 电子书
本书主要聚焦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新型社区的治理问题。
农转居社区转型及其治理 电子书
农转居社区治理研究:创新概念和多元主体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