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

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大量史料,详尽阐释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背景、决策经过及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的全过程。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件影响颇为深远的举措。

国民政府迁移,不仅是名义上“首都”的迁移,更直接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全面转移,因此在战争爆发初期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不利状况下,这种迁移客观上对保存实力,实现持久抵抗争取到了修复与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人力物力的全面转移,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阐释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背景、决策的经过及迁都重庆及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的全过程,揭示了国民政府这一迁移举措对抗日战争走向的影响。

全书史料翔实,评价比较客观中立,既肯定这一迁移的积极意义,也通过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对比数据,揭示出“迁都”及“还都”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战后国内经济文化的潜在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唐润明,现任重庆市档案局(馆)档案编研处处长、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档案文献的编纂及重庆地方史、中国抗战史的研究工作。主编有《重庆大轰炸档案文献》《抗战时期重庆沙磁文化区档案史料选编》《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重庆解放》等档案史料20余部,著有《抗战时期重庆的军事》《抗战时期重庆的兵器工业》等专著数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一、首都的定义及其重要地位

二、“虎踞龙盘”之南京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二章 中日局部战争态势下的对日方略

一、“一·二八”事变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

二、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中国对日的总体方略

三、国民党中央势力入川与四川抗日根据地的确定

第三章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一、国民党中央对四川的经营与建设

二、全面抗战爆发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三、重庆、四川各界欢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

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原因与作用

第四章 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

一、重庆成为中国战时的政治中心

二、重庆成为中国战时的军事中心

三、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经济中心

四、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教育文化中心

第五章 日机轰炸重庆及国民政府对重庆的防卫

一、抗战时期重庆政治地位的提高与市区范围的拓展

二、日机对重庆的轰炸及重庆防空司令部的应对

三、国民政府对重庆的全面防卫

第六章 抗战胜利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一、重庆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二、国民政府对还都南京的筹划与实施

三、还都后的重庆

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是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唐润明。

得书感谢您对《衣冠西渡:抗战时期政府机构大迁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风雅大宋(一):天下归一 电子书
人人都能读懂的宋史。讲透帝王的统治策略、官僚的为官之道、草民的生存真相。
风雅大宋(二):庆历党争 电子书
读懂大宋王朝从创业到守业的全过程,讲透与辽国的边境战争、朝廷的臣子党争、新政的多方斗争。
风雅大宋(三):熙宁变法 电子书
读懂大宋王朝从创业到守业的全过程,讲透与辽国的边境战争、朝廷的臣子党争、新政的多方斗争。
帝国经济风暴:大清帝国最后70年 电子书
一本书讲透经济问题如何搞垮一个帝国。
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 电子书
余松烈是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奠基人之一,农学家、教育家。传记以时间为纵线,以余松烈学术成长的重要节点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以余松烈在农村的小麦高产试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普及工作为主线,介绍余松烈的学术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以及为我国冬小麦亩产和总产近十倍增长所做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