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解理(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丛书)

中说解理(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为王通的弟子仿《论语》之例辑录王通言行之书。

内容简介

对于《中说》一书,作者倾注了多年精力,已出版与《中说》相关的专著两部。此书是作者研究《中说》的最新成果,解理《中说》时选用了《续古逸丛书》影印宋阮逸刻本(此本于《中说》诸版本中堪称善),并参考了前人的考据成果。

《中说》为王通的弟子仿《论语》之例辑录王通言行之书。本书则对《中说》进行了注释和解说,同时辑录了历代学者对于文中子其人其书的评论。在解说之时,作者阐述了《中说》中的王道论、圣贤论、经学论等思想倾向。

作者简介

作者张沛,1974年生于太原,1995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8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200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2001-2003年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经典简释,近年来于《北京大学学报》、《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翻译有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克莱斯·瑞恩著《异中求同:人的自我完善》、白壁德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以及塔亚纳著《常识中的理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一)

(二)

(三)

(四)

斯文在中:《中说》大义述要

(一)王通与《中说》

(二)《中说》大义

(三)《中说》之王道论

(四)《中说》之教化论

(五)《中说》之圣贤论

(六)《中说》之经学论

(七)《中说》之中国论

(八)本书体例

文中子中说序

卷一 王道篇

凡四十四章

卷二 天地篇

凡五十六章

卷三 事君篇

凡四十八章

卷四 周公篇

凡五十二章

卷五 问易篇

凡五十二章

卷六 礼乐篇

凡五十一章

卷七 述史篇

凡四十章

卷八 魏相篇

凡五十四章,并为五十二章

卷九 立命篇

凡二十五章

卷十 关朗篇

凡二十八章

叙篇

文中子世家

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

东皋子答陈尚书书

录关子明事

王氏家书杂录

附录

历代评论辑要

执中建极:河汾经学概论

一、家学渊源

二、自得成家

三、抱负朝野

四、综衡南北

五、凌轹今古

六、平准经传

富而教之,太古可复:王通教化思想刍论

(一)

参考文献

后记

中说解理(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丛书)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沛。

得书感谢您对《中说解理(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海德格尔说存在与思 电子书
帮你深入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
传世励志经典:夹在道与势中的儒脉——中国大儒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15位大儒的人物传记,它将丰富的儒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大儒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儒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二千余年发展的脉络。
中庸原论:儒家情感形上学之创发与潜变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证了儒学内化发展中的《中庸》哲学思想。本书认为,孔子的心性之学包括两个部分,即“心学”与“情学”。儒学内化就是道德情感与良知之心内化为天命之性,成为道德实践的内在本体和形上根据。宋明时期,孔子的“心学”得到充分发展,朱子是孔子“心学”之认知派,陆王是孔子“心学”之良知派,孔子的“情学”却隐而不彰。直到明末,刘蕺山才重新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重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复归了思孟学派心性隋为一的义理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
探古求今说儒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提纲挈领看儒学》《不废江河万古流》《少正卯之死》《打假何须烧店》《孝经今释》《打开门的钥匙》《国风何曾再流行》《千秋功过董仲舒》《管窥孔子》《不要给神仙戴错了帽子》等10篇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睿智风趣的语言、从古为今用的视角审视传统儒学的精华内容,对儒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