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

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带你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

内容简介

北京是如何走过百年的?旧时北京为什么分为宛平人和大兴人?旧时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病?孩子们如何上学?王府井为什么被称为北京的香榭丽舍?

在《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中,作者以亲闻、亲历追忆旧时风物,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城市规划到社会交往,从文化娱乐到医疗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还原微观历史,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并观照社会生活变化背后的文化移异。这是一个多方位的北京,或许读者可以从中找到那些已经逝去的文化遗痕,找到那个曾经跃动的、优雅的北京。

作者简介

作者赵珩,1948年生,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北京社会生活史、戏曲史研究,著有《老饕漫笔》《老饕续笔》《彀外谭屑》《旧时风物》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叙言

引子

北京建城史

民国北京城:拆瓮城、扒豁子

北京百年之变

京城遗痕

北京的城与门

一、“内九外七皇城四”

二、“东富西贵”与“南商北旗”

三、城市分工

北京百年变迁的重要阶段

一、辛亥革命:对旗人冲击最大

二、新文化运动:打破禁区

三、故都北平:平静的十年

四、沦陷期:生活简约化的开始

五、1949年以后:革命新气象的破与立

六、“文革”:禁锢的十年

七、改革开放:大迁徙和大变革

长安居

千门万户的印记

一、皇宫、府邸、四合房

二、宅第的讲究

三、民国时期的住宅改良

四、糊棚铺与小门小户

五、“拉房纤儿的”

六、北京以前的租房市场

七、我家的住房往事

穿衣的政治

一、民国装束

二、阴丹士林的天下

三、服装里的学问

四、婚礼服装的变迁

五、旧式服装的余晖

六、八大祥绸缎庄

七、皮货知识ABC

八、北京的宁波裁缝

民以食为天

一、家常食材

二、菜市场的基地

三、北京的菜系流变和西餐馆

(一)进京菜系流变史

(二)西风东渐说“番菜”

四、大饭庄、小饭馆儿和二荤铺

五、堂头、家厨和行厨

(一)堂头的学问

(二)家厨

(三)行厨

民国时期的出行

一、铁路

二、从骡车到洋车到三轮

三、公共交通

四、自行车

五、童车

岁时节令礼俗

一、过年

(一) 过年的假期与准备

(二)祭祀与摆供

(三)过年的应景趣味

(四)拜年

二、一年中的节日

(一)正月里的节日

(二)消失了的上巳节和寒食节

(三)中元节放河灯

(四)中秋拜月与重阳登高

三、民国以来的婚礼

(一)占主流的旧式婚礼

(二)新式婚俗的兴盛

四、备极哀荣:丧俗的演变

(一)发丧与接三

(二)入殓与点主

(三)出殡的仪式

五、民国时期的大殡

(一)吴佩孚的大殡

(二)杨小楼出殡轰动京城

(三)梅兰芳和载沣的出殡

(四)停灵与暂厝

公共视野

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北京的大学

二、学生生活与毕业出路

三、中学教育和美国学校

四、旧时的家教

五、正规小学教育

六、幼稚园学前教育

七、私塾与技术学校

北京的医院

一、旧北京的医院与医学体系门派之争

(一)清末到民国的医院

(二)中西医之争和西医门派之争

(三)协和医院

(四)肺结核与盘尼西林

二、民国时期的医生

(一)中医四大名医

(二)药铺与仿单

(三)“出马”的西医

北京的公园

一、北京最早的公园——中山公园往事

(一)朱启钤与中山公园

(二)“公理战胜”坊的来历

(三)小“国务院”——来今雨轩

(四)中山公园的“三代”茶馆

二、北京的公园和郊游

(一)内城公园之北海、中南海与什刹海

(二)外城和郊区的休闲:天坛、陶然亭和颐和园

(三)西郊更远的游览去处

民国时的北京画坛

一、湖社

二、松风画会

三、齐白石在北京

四、扬南抑北的五六十年代

余音绕梁

民国以来剧场与舞台的变迁

一、民国初年剧场的形式和状况

(一)前门外的茶园

(二)第一舞台的出现

二、民国中叶的剧场和戏院

(一)真光和开明

(二)旧茶园的改造

(三)城南游艺园

(四)街南街北 两个世界

(五)演出剧目和戏院氛围

三、1949年以后的北京剧场

京剧的流派与明星

一、从班社制到明星制

二、流派的形成

三、消失的流派——“金霸王”

四、无人能学的筱翠花

京剧科班、堂会与票友

一、京剧人才教育——科班

二、精英荟萃的演出——堂会戏

三、戏曲爱好者的自娱自乐——票友

我的听戏时光

一、我和戏园子的不解之缘

二、北京的京剧“十三团”

三、帷幕落下后的回声

京城音乐之声

一、京城乐声

二、民国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三、我听音乐的记忆

新旧更替

北京的时尚中心 ——东安市场和王府井

一、东安市场的形成

二、北门内的记忆

三、丹桂商场与南花园

四、北京的香榭丽舍——王府井

旧时代的社会交往

一、一般性的社会交往

二、文人雅集与聚会

三、礼尚往来——送礼种种

收藏时代

一、民国时代的收藏

(一)百年来收藏理念的变化与藏品

(二)清末民初北京的大收藏家

(三)民国时期的收藏新贵

(四)收藏的归宿

二、琉璃厂旧事

(一)“小白楼”的“东北货”

(二)从琉璃厂走出的专家

(三)鉴定、作伪与应运而生的相关技艺

文玩业与琉璃厂

一、从琉璃厂说起

二、琉璃厂的变迁

三、北京的图书文玩市场

不离不弃六十年

一、北京集邮的历史

二、北京的邮商和集邮公司

三、集邮中的政治

六百年来北京外来人口

一、外省来的打工者

二、反客为主的群体

三、居京外籍

人名索引

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是2016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赵珩。

得书感谢您对《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京皇宫王府 电子书
本书结合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对北京的皇宫、王府、园林、坛庙、陵寝等的布局结构及部分建筑进行了重点的介绍。
读懂百年党史 电子书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德寿宫八百年 电子书
从一座南宋宫殿的遗迹,眺望八百年前的大宋江山;从一座皇家园林的旧物,领略风流南宋的诗酒余韵。
百年甬商 电子书
本书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展现100年来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大国商帮的崛起之路。以甬商作为中国商帮代表,汇集百年来近100位甬商的风采,充分展现东方商帮的智慧与风范。全书涵盖了百年来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生动体现了中国企业家与党同心同行、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刺桐宋韵(南外宗赵氏与泉州) 电子书
本书基本以时间为顺序,选取南外宗赵氏与泉州关系这个切入点开始写作,展现泉州与南外宗赵氏、幼帝(端宗、帝昺)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南外宗赵氏对泉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