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的时代性与本土化

公民意识的时代性与本土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的重要形式,是民主政治的支撑,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将当代中国的公民意识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既凸显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和当前的社会结构,又突出时代特征,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进行,在解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本质的基础上,厘析社会主义与公民意识结合的内在基础,审视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面临的状况、问题,反思其中的得与失,探究“应然状态”下公民意识功能实现的条件与机制,考察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资源构成,从中获得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培育的依据与规律,努力促进我国公民意识的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傅慧芳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地方治理与公民政治研究。主持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16项。在《政治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荣获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校头一批“百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校第四届“十佳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整体脉络

第一章 公民意识的学理渊源

第一节 西方公民意识发展的历程

第二节 公民意识内涵的反思和重释

第三节 公民意识的要素结构探新

第二章 公民意识的本土化

第一节 西方公民意识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 西方公民意识:中国的批判视角及立场

第三节 公民意识的本土特质

第三章 中国公民意识的当代语境

第一节 中国公民意识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时代愿景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审视

第一节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测量的探索

结语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调查

结论

第三节 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当代公民意识培育的传统文化根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公民意识生成的预制性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公民意识形成的促进及阻碍因素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对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实现

第六章 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概览

第二节 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的内容和方法借鉴

第三节 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培育的基础性条件

第七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先导

第一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共识

第二节 以中国梦促进公民国家认同

第八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认知基础

第一节 公民意识培育中认知教育的侧重点

第二节 建构立体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第三节 变革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第九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实践向路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培育公民意识

第二节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培育公民意识

第三节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培育公民意识

第四节 公民意识培育的基层经验研究

结论 公民意识培育

一 公民意识的养成需假以时日

二 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目标——社会主义的良善公民

三 建构立体全方位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

附录 关于公民意识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公民意识的时代性与本土化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傅慧芳。

得书感谢您对《公民意识的时代性与本土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 电子书
如果没有对社会的合适解释,我们如何能够希望改变它呢?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和法律保障 电子书
本书由法条入社会,以中国百余年来国家观、权利观的演进为背景,沿着公民基本权利在近代迄今历部宪法性文件中的足迹,一步步走到当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书中还考察了网络言论自由、劳动权、妇女平等权、留守儿童权利以及少数民族习惯权利的法律支撑和实现程度,提出了未来基本权利保障应注意的问题及改善途径。
污名:差异政治的主体建构及其日常实践 电子书
梳理了污名的负面效应与社会危机,探讨了走出污名之可能与政治文明的社会之可能。
城乡中国基层治理:经验与逻辑 电子书
本书尝试从基层的视角,从微观机制的角度,探讨亨廷顿悖论何以在城乡中国的治理图景中失效。
中国老年人的福祉:贫困、健康及生活满意度 电子书
在21世纪,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由于生育水平的下降、个人主义的兴起、迁移的增加等,家庭提供的养老资源日趋不足。与此同时,中国的老龄化是在较薄弱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迅速展开的,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养老资源也非常有限。鉴于此,本书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健康和社会心理三个方面,细致描述老年人的福祉现状,深入研究影响其福祉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