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秩序: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

新金融秩序: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重点阐述了如何将风险管理的手段运用于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罗伯特·希勒继《金融与好的社会》之后推出的另一本书。罗伯特·希勒在他的上一本畅销书中曾指出,社会民众过于迷恋股票市场,这无异于在本就不可避免的风险基础上推波助澜,最终导致金融系统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希勒还有另外一条不为人重视的训诫,那就是我们在迷恋股票市场的同时,忽视了对可持续性经济远景的追求。所谓可持续性经济远景蕴藏在真实资产当中,比如说日常工作收入和住房增值。这些“平凡的财富”对于我们的安康生活起着基石般的作用,但是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这些财富正被逐渐暴露在更多的风险之下。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伯特·席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标普/凯斯-席勒住房价格指数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诺贝尔奖委员会经济学奖颁奖词中提到,“如果价格未来数日或数周的走向几乎不可能进行预测,那么未来数年的走势不是更难以预测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是罗伯特·席勒的发现”。他经常为联合报业集团下属的报刊和《纽约时报》撰写专栏。同时,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者,著述颇丰,《非理性繁荣》《金融与好的社会》《动物精神》《新金融秩序》等都是超级畅销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引言 一个经济安全、金融大众化的社会

用金融智慧管理风险

新金融秩序的六个理念

新金融秩序的图景

当前的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大数据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金融理论与实践

心理学、行为金融学和既有思想框架

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

金融的道德范畴

本书的核心

第一部分 世界在前进,经济风险无处不在

第1章 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1950年就有一个新金融秩序

重塑1950年后的历史

现实状况:1950年缺乏信息技术手段

应对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第2章 经济风险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状况的可变性

为什么个人经济风险很少被提起

愚蠢的行为:用放弃机会规避风险

低估经济风险似乎是人类的本能

依靠家庭分摊风险

收入再分配:如何做得更有效

幸运的20世纪

不正视风险,就会面临风险

第3章 科技越进步,风险越小?

机器会让我们失业?

胜者为王

全球化:地理壁垒的瓦解

科技进步的另一面

直面我们的风险

第4章 四十大盗:经济风险多种多样

国家面临的风险

个人风险积聚成国家风险

战争和社会动荡下的经济风险

金融创新与多样风险

第二部分 科学与技术:构建新金融秩序的手段

第5章 大数据:新信息技术下的风险管理

金融与信息技术革命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

电子货币时代的来临

新科技能降低交易风险吗

大数据时代的身份验证

终结地下经济

透明的合同

新科技、新机遇

第6章 心理学:金融风险的另类思维

既有思维框架

设计锚点:新经济制度的前提

赌徒心理与高危风险

风险受情感支配?

财富分配如何做到你情我愿

言行一致与风险控制

等位交换和社会公正:世界所有人的追求

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从金融史看思维框架

心理学影响金融创新

第7章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金融创新的本质

一个金融创新的例证

创新的传染性

人类最常犯的一个错误

激进的金融创新

第三部分 新金融秩序的六个理念

第8章 人生无忧:生计保险和住房价值保险

设计生计保险

生计保险的可选形式

生计保险与残障保险结合起来

生计保险与员工持股

住房权益保险

假如拥有生计保险和住房权益保险

第9章 宏观市场:重大风险的发源地

与股票市场的异同

创设宏观市场

宏观市场与善恶公正

为全世界创设的市场

为其他类型收入所有权创设的市场

根据职业不同而创设的收入所有权市场

根据收入水平和个人情况创设的收入所有权市场

为房地产创设的流动性市场

对既有思维框架的重塑

具备完善宏观市场体系后的世界

第10章 收入挂钩型贷款:摆脱经济困境和破产风险的工具

将收入挂钩型贷款与收入指数绑定

收入挂钩型贷款的先例

家庭问题

破产法应做相应的调整

收入挂钩型贷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11章 不平等保险: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如何计算不平等保险应付额

为什么要创设不平等保险

基本概念的衍生形态

紧迫性

政府的角色

思维框架的塑造和税率的设置

移民造成的问题

高税率对工作热情的抑制

不平等保险与分配公平

第12章 跨代社保体系: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分摊风险

当前的社会保障贡献和福利计算公式

跨代社保体系简化案例

在家庭成员之间分摊风险

跨代社保与个人账户投资的对比

为全社会提供的保障

第13章 国家也可以发展无忧:风险控制国际协议

国际风险分摊协议如何有效运行

如果印度能与其他大国签订风险管理协议

并不需要组建全球性政府

当今世界各国的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是国际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 构建新金融秩序

第14章 大数据库:金融秩序的根基

建设全球风险信息数据库

大数据库如何运营和维护

个人收入状况纳入大数据库

提供企业收入信息

大数据库与税收结合

为慈善捐助预留的接口

为遗嘱预留的接口

大数据库:管理我们的经济生活

第15章 从根源上解决通货膨胀:新计量单位和电子货币

智利发明的发展单位

一个更简单的名字:篮子

货币幻觉

指数型会计单位的成功

勇于面对通胀风险的挑战

指数型会计单位和新金融秩序

建立信任

指数型会计单位的先例

延伸发展单位的概念

调低通用时长

通过改变会计单位促成经济转型

第16章 新金融秩序:从理论到现实

恰当地识别风险

获得公众的支持

第五部分 新金融秩序:让世界变得完美、有序

第17章 金融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

货币的出现

当代股票市场的出现

期货市场的出现

人寿保险的出现

风险终结于金融创新

第18章 现实案例:各国的金融风险管理

什一税和天课

所得税

低收入补贴

所得税抵免

医疗和意外保险

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结论

结语 一个激进的金融创新模式

风险揭示

重塑强有力的思维框架

重要的实验

行动与机遇

后记

知名专家和媒体推荐

新金融秩序: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是201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罗伯特希勒。

得书感谢您对《新金融秩序: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涛动周期论 电子书
《涛动周期论》的作者、经济学家周金涛提出了“人生发财靠周期”,这本书的副标题更直接:“经济周期决定人生财富命运”。这本书中分析了股票、商品、美元、黄金以及房地产等几乎所有大类资产的周期,并给出了投资建议。
识破迷局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理财投资人群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懂,可是,多数人还是更喜欢成功学。因为成功者更愿意分享经验,而对失败则讳莫如深;学习者也更喜欢看成功案例,对失败则敬而远之。毕竟,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是,这本有关理财失败学的案例集是个例外,它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带你看透理财的各种套路,拨云见日。 学会了不亏钱,离赚钱还会远吗?
对外负债:美国金融优势的维系 电子书
本书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对外负债与金融优势的关联机理。
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电子书
本书深度剖析了企业、居民、政府、金融系统、对外等部门的主要风险,并从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宏观调控建议。
账户:新经济与新金融之路 电子书
我们正在进入由"账户革命"推动经济系统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