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的诞生:人民日报夜班编辑这样改稿

好新闻的诞生:人民日报夜班编辑这样改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大量编采案例和故事基础上总结优秀稿件的写作方法,内容分为五辑:好稿佳构是雕琢出来的、精彩标题是推敲出来的、火眼金睛是磨练出来的、新闻感觉是积累出来的、选题策划是挖掘出来的。本书从理结构、做标题、编稿子等角度讲述党报写稿改稿的典型案例和版面纠错的经验故事,从版面编排、新闻策划、热点追踪等角度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和业界观察。本书具备一线工作指导性,体现了党报编辑的精益求精,为外界了解、学习党报新闻策划等提供了一个窗口。


作者简介

  肖潘潘,1983年生,湖北枝江人,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先后在人民日报新闻版、要闻版工作,现为要闻版主任编辑。六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编著出版《求证 用事实粉碎谣言——人民日报这样调查真相》一书。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中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人民日报优秀共产党员和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章节目录

第一辑 好稿佳构是雕琢出来的

  一开头就扣人心弦

  新闻采写编中的“巧思”

  找到故事的“拐弯处”

  建立“解决问题”的叙事逻辑

  细节比辞藻管用

  挖出最佳细节

  讲好故事,搭好架子

  警惕“转述式叙事”

  少点“材料味故事”

  人物特写的三条底线

  多用短句写故事

  自述体稿件编辑的三点反思


第二辑 精彩标题是推敲出来的

  “定题行文更有数”

  这个标题为何被袁隆平亲友记住了

  做标题讲究“研”和“磨”

  七嘴八舌做标题

  标题的格调

  一题一境界

  好题助稿上头条

  像“段子手”一样做标题

  正面宣传如何做出好标题

  新闻小标题制作的三个原则


第三辑 火眼金睛是磨炼出来的

  积累千日,纠错一时

  话不过头,言须克制

  职务简称,慎之又慎

  诗词歌曲,错而不知

  数据不准,谬以千里

  史实难核,仍要细究

  天文地理,须知一二

  多嘴编辑,意外之功


第四辑 新闻感觉是积累出来的

  中外编排都讲平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当专家成为舆论风波的源头

  透过热点找问题

  多点治理者思维

  编辑的成就感

  正面宣传带点问题意识

  平衡报道也有编辑态度

  科学报道尤需注重科学


第五辑 选题策划是挖掘出来的

  一块肉要多做几个菜

  一个等了 6 个月的新闻支点

  探索以证据为核心的调查性报道

  网络大谣是如何利用媒体炒作的

  西方媒体是怎么操作中国选题的

  汹汹舆情,如何更好回应

  屡屡反转,有点辨伪意识

  从“事实”到“事理”

  从“事件”到“见势”

后 记 夜班路·夜归人


好新闻的诞生:人民日报夜班编辑这样改稿是4800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肖潘潘。

得书感谢您对《好新闻的诞生:人民日报夜班编辑这样改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关键对话:重要时刻 高手这样说 电子书
沟通是需要技巧的。“如何不当话题终结者?”“遇到不喜欢的话题,应该怎么说?”“领导对你说辛苦了,怎么接?”“怎样有效提出反对意见?”所有的这些疑问,你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实操技巧,内容涵盖如何开启话题、积极倾听、巧解尴尬、幽默接梗等多个方面,帮助读者不断精进自己的沟通话术,变身沟通达人!
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第3版) 电子书
本手册是专门针对重要智库成果形式——皮书的编写、编辑出版、评价而制定的指南与规范,是皮书乃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报告的研创者、编辑、出版者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也是数万名智库报告作者、编者近三十年的智慧结晶。
前方的路 电子书
本书为阮一峰博客文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书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对打动自己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流动的家园 电子书
通过打工者的口述能广阔地展现出长三角区域打工群体生活的历史样态,记录打工群体在苏州、长三角等地的工作、生活状况和个人成长历程。
性的尊重 电子书
一本关于爱、性和尊重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