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展现了刑法学者与刑诉法学者对刑法与刑诉法理论的探讨,以及部门法知识间的互相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共同犯罪理论、刑事没收理论等专题内容;刑法学研究方法、刑法的明确性原则、行为论、客观归责理论、违法性原理、禁止错误理论等刑法总论的重要内容;“套路贷”“黑恶犯罪”和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等实践疑难问题,以及社区矫正、有效辩护、恢复性司法等刑事诉讼与执行理论。
本书对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司法实务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注重倡导学术批评与争鸣,致力于构建刑事一体化。本书的出版可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编者江溯,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实证法务研究所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刑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法评论》主编,中国犯罪学会信息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人民检察院网络犯罪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发表中文、英文、德文论文四十余篇,专著两部,主编著作五部,翻译论文、著作十余篇/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絮语
[学术书评]
关于理想的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模式的历史叙事——与邓子滨教授商榷
破除刑事法研究的三重藩篱——读邓子滨《刑事诉讼原理》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觉醒——读邓子滨研究员《刑事诉讼原理》
刑事证据原理如何展开——邓子滨教授《刑事诉讼原理》证据部分介评
构建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基础——读邓子滨著《刑事诉讼原理》
如果没有“美人赋”——从中国古典文本品《刑事诉讼原理》
[理论前沿]
论刑法教义学的去哲学化
刑法、刑罚制度的正当化根据论与犯罪化论、犯罪论
不明确刑法规范的合宪性控制——以寻衅滋事罪为例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的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违法性之“法”与不法之“法”——刑法教义学中的违法性与不法
法律情况不明中的禁止错误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系统和人权
[共同犯罪]
参与和不作为——综述德国刑法中可能涉及的“不作为犯中的参与”以及“参与中的不作为”
北欧刑法中的犯罪参与:同一主题的各种变体
我国犯罪参与体系的教义学解构
[刑事没收]
供犯罪所用之物没收的法理基础、模式转变及技术操作
毒品犯罪违法所得的范围与认定
[比较视野]
医师参与下临终患者终结生命相关法律问题的类型化分析——基于对美国法的考察
中美监狱行刑模式的评介、比较与借鉴
[实证研究]
网络著作权犯罪量刑实证研究
[实务热点]
客观归责理论在台湾地区刑法实务的实践
“套路贷”案件涉案财物及其处置研究
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刑法规制的扩张与限缩
黑恶犯罪案件涉案财产处置研究
[判例研究]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关于“罗腾堡食人魔”案的终审判决
“罗腾堡食人魔”案判例评析
慕尼黑滥杀案判决评注
增强生命尽头的自主决定权
缓刑和终身自由刑之间: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第四刑事审判庭前的非法赛车致死案
[刑事诉讼与刑事执行]
“补救性最后手段”——社区矫正中电子定位监管之应用
认罪认罚案件的有效辩护:理想模式与实践背离
辩护律师保障型权利述引
污染环境犯罪惩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刑事法评论: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江溯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刑事法评论:刑法与刑诉法的交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