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 BBC天文学通识,认识宇宙的“前世今生”!
宇宙自诞生后不停地在膨胀;50万岁时才合成第一个中性原子;恒星是硕大无比的“核反应堆”;宇宙绝大部分质量由暗物质与暗能量构成……大爆炸理论可以解释大量不可思议的宇宙现象,是认识宇宙的第一步!
● 解读万物创造之源——恒星与超新星!
从古至今,由浅及深,逐一阐释恒星与超新星的迷人变化及它们与宇宙的关联。如果没有恒星的存在,宇宙将只有一片漆黑寂冷。恒星散发光与热、合成生命基本元素——碳与氧,还在最终的爆炸中将这些生命的种子播散到整个宇宙。
● 认识宇宙神秘的小天体!
一场引人入胜的天体追踪之旅,没有拗口的术语和难以理解的深奥知识,零基础也能读得懂。星尘的形成、聚散、演化,造就千奇百怪的宇宙现象。不同于光亮夺目的恒星,流浪天体代表着宇宙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
● BBC经典纪录手法,层层推演大爆炸理论,讲述恒星和小天体的一生和人类认识历程!
宇宙的诞生仅在一瞬之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却是漫长和崎岖的。大爆炸理论远非一蹴而就,且仍将在挑战中不断修正。借助历史发展和新科学发现,立体呈现大爆炸理论的成长与进化。
从古至今,从托勒密到爱因斯坦,恒星千百年来一直令人们着迷并充满遐想的。人类对恒星的认识始自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逐渐深入到对它们的本质、运动方式的理解,宇宙终将步入黑暗寂冷的世界。
● 300余张照科学照片和模拟图,将抽象理论具体化!
通过丰富的科学实拍照片、计算机模拟图、历史照片,以及示意图,展现了对宇宙起源这一宇宙中最重要事件的不同答案与假设,并将宇宙大爆炸这一抽象理论给予了具体、形象地诠释。
● 跨越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领略耀眼天体的神奇之处!
综合了光学、核物理等跨学科知识,透过形形色色的宇宙之光,人类逐渐加深了对恒星与超新星的认识。穿插讲述恒星与超新星的核心知识与发现过程,着力重建纪实性的历史场景。
● 权威审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审译!
由从事天体研究多年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翻译、审校,详细核实文字及学科内容,并依据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必要的校注和补充。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宇宙起源》探索了宇宙中最重要的事件——宇宙的起源。科学家们正在建立一幅日益清晰的画面,用以描述物质以及时空形成之后发生的所有事件。着重介绍了宇宙起源的各方面知识,还为我们呈现了继大爆炸理论之后镜像宇宙、多重宇宙等新锐的宇宙理论,是我们理解和认识宇宙的重要参考。
《宇宙之光》探究了宇宙中光之使者——恒星的形成、演化和生命历程。作为宇宙中最美丽且富于变化的存在,恒星在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着迷并充满遐想。人类对恒星的认识自夜空中的星座开始,逐渐深入到它们的本质、运动方式和种种变化。
《宇宙星尘》探讨了彗星、流星和小行星从生到死的完整过程。在不断加深对这些小天体的了解过程中,人类进一步拓展了自身对宇宙起源和生命存在的认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罗·帕森斯(Paul Parsons)
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在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学习天体物理学。拥有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宇宙学博士学位,现为一名专业的科学作家、记者和编辑,任《现代天文学》(Astronomy Now)杂志资深编辑,也是《现代天文学》、《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的特约撰稿人。
伊恩·尼科尔森(Iain Nicolson)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作家、演讲家、节目主持人、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代天文学》(Astronomy Now)杂志特约顾问,出版10多本著作。曾担任过大众天文协会主席,也经常应邀出席英国 BBC 电视台的《仰望夜空》(The Sky at Night)等节目。为表彰他对公众科普工作的贡献,英联邦天文学协会授予他“埃里克·扎克奖”。
约翰·曼(John Man)
作家、旅行家,对科学史有着深入的研究,策划并主持了BBC广播四台(Radio 4)的“幸存者”(Survivors)系列节目,著有《我们的星球诞生记》(The Birth of Our Planet)等作品。
章节目录
目 录
《宇宙起源》
第1章追本溯源/6
第2章现代宇宙/28
第3章瑕瑜互见/50
第4章未知之路/74
注释/94
图片来源/96
《宇宙之光》
第一章认识恒星/6
第二章各种各样的恒星/28
第三章恒星的一生/50
第四章恒星的爆炸及残骸/72
注释/94
图片来源/96
《宇宙星尘》
第一章造物遗珠/6
第二章太阳系外边界/28
第三章从神话传说到现实世界/50
第四章撞击地球/74
注释/94
图片来源/96
BBC宇宙科普三部曲:宇宙起源大爆炸始末+恒星与超新星+彗星,流星与小行星(共3册)是2020年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英]伊恩.尼科尔森(英)保罗.帕森斯。
得书感谢您对《BBC宇宙科普三部曲:宇宙起源大爆炸始末+恒星与超新星+彗星,流星与小行星(共3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