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坡 数学培优新方法

黄东坡 数学培优新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内容按年级以专题形式呈现,每个专题由以下部分组成: 1.名人名言——紧扣专题主旨,关注人文精神,体现学科教学新理念。 2.知识纵横——对本专题知识进行归纳,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剖析与指导。 3.知识链接——对本专题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对涉及的相关学科史等内容进行介绍。 4.例题求解——精选新中考、竞赛试题,以精练点拨、链接和计白当黑的例题分析方式,在思路点拨中着重分析解题思路,阐释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学力训练——以新中考题和竞赛题为载体,着眼针对性、层次性以及开放互动性,精选与生活、生产紧密相连的创新题型,在新的情景下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开放性试题和探究式教学,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作者简介

黄东坡 数学教育学硕士,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多年来关注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发展,致力于中考数学和奥林匹克数学的研究。代表作《培优新方法》《探究应用新思维》《学科精英大视野》《带你发现数学之美》陆续出版,十多年来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畅销千万册,成为全国许多重点中学开展学科课外活动的教辅读物。

章节目录

目录 数 与 代 数 1.分解方法的延拓(1)/ 主元法/ 2.分解方法的延拓(2)/ 待定系数法/ 3.因式分解的应用/ 当a b c=0/ 4.分式的概念、性质及运算/ 构造分式/ 5.有条件的分式的化简与求值/ 差异分析/ 6.二次根式的运算/ 有理化/ 7.坐标平面上的直线/ 疏而不漏/ 8.借助图象思考/ 定性、定量分析法/ 9.反比例函数/ 定值与双曲线/ 空间与图形 10.全等三角形/ 确定性思考/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图形分割/ 1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确定主条件/ 13.等边三角形/ 不变量与不变性/ 14.从勾股定理谈起/ 弦图/ 15.平行四边形/ 平移变换/ 16.矩形、菱形/ 奇异矩形/ 17.完美的正方形/ 构造正方形/ 18.由中点想到什么/ 中点四边形/ 19.平行截割/ 定位中点/ 20.从全等到相似/ 运动与相似/ 2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内接四边形/ 22.直角三角形的再发现/ 射影定理/ 23.数形互助/ 解析法/ 综合与拓展 24.完全平方数/ 配方法/ 25.图形面积/ 面积法/ 26.图形折叠/ 折纸中的数学发现/ 27.分割与拼合/ 化归/ 对称原理/ 相似性原理/ 参考答案/

黄东坡 数学培优新方法是2018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黄东坡。

得书感谢您对《黄东坡 数学培优新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电子书
希腊英雄的史诗,通往西方文学与艺术殿堂的桥梁。
寻找语文王国 电子书
《寻找语文王国(基础知识篇)》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语文王国的奇妙历程为主要线索,将丰富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分享成长的收获。
思维导图作文课 少儿作为辅导 电子书
提笔没思路,行文没逻辑,语句不优美,思想没高度——小学生普遍的写作难题都可以编成顺口溜了。 如果你是家长,熟不熟悉这些问题?其实,孩子并不是没得写,平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也不少呀,只是ta不知道如何调动这些已经存在于大脑的资源。 实际上,灵感是好的解药。解药有了,要找配方吧?也就是如何激活大脑中的灵感? 在经历了50000人次以上的线上及线下授课后,王老师决定将这套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 你可以在本书【灵感花园】中跟着老师激发脑内灵感,可以在【灵感秀场】中模仿学习,可以在“练习册”中自由发挥, 渐渐地你会发现思路理清了,逻辑清楚了,语句有文采了,还能进行思想升华了…… 所以,写作难并不是缺少阅历,关键是找对方法-激发灵感-快速构思,思维导图作文法正是这样“一条龙”服务孩子学习的好方法! ?随书附赠独立练习册和名师辅导视频,让孩子边看边学边练,快速掌握写作能力。
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中的恋爱故事 电子书
二十多篇爱情故事,演绎着种种的神神之恋和神人之爱!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