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到协商:我国地方治理转型的经验与路径研究

从参与到协商:我国地方治理转型的经验与路径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地方治理转型:从参与到协商,应对社会多元化挑战。

内容简介

我国的地方治理转型,是一个将治理理念贯穿于地方政治与行政改革和地方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再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在各个要素间形成一种结构稳定与动态均衡状态,从而有效应对社会多元化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近些年来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参与式治理实践,为超越和解决政府与公民间的“参与—控制”难题提供了可能,重新确立了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包括政府和公民在内的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但无法解决不同主体间如何互动和地方公共事务如何在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共治问题。为此,通过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实践案例分析表明,基于多元主体间的互动过程的协商治理模式为推进地方治理由结构到过程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从“参与”到“协商”,构成了理解我国地方治理转型经验和路径的连续谱系。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党校文库编委会

《地方治理创新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序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社会秩序变迁中的地方治理及其有效性问题

一 社会转型、利益分化与秩序变迁

二 地方治理及其有效性:何以须为

三 利益分化背景下我国地方治理有效性难题

第三章 参与式治理:我国地方治理的实践进路

一 公民参与与地方治理:一个理论史的考察

二 参与式治理与我国地方治理转型

三 “参与—控制”下的主体博弈与实践难题

第四章 从主体到过程:地方治理创新的温岭实践

一 乡村公共秩序变迁与治理转型

二 温岭民主恳谈:一个草根性的地方治理创新模式

三 “政府—公民”互动过程中的民主恳谈特征

第五章 让民主运转起来:民主恳谈中的“协商”与“治理”

一 民主恳谈中公民参与形式与原动力

二 意义构建:协商治理与地方公共政策制定

三 协商治理中的公民参与质量

第六章 协商的制度性成长:民主恳谈与地方治理结构变迁

一 乡村公共权力运行结构体系

二 地方治理的持续有效性:各行为主体间的博弈

三 民主恳谈与乡村公共权力运行机制的变迁

第七章 寻求更有效的治理:温岭实践经验与价值

一 温岭地方协商治理的实践价值

二 地方协商治理过程中的秩序重构

三 地方协商治理模式的发展困境

四 强化地方协商治理有效性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八章 走向协商治理:地方治理转型的路径探讨

一 协商治理:协商民主的一个有效实践模式

二 政府责任与公民权益实现:协商治理何以有效

三 理性与权威的平衡:协商治理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 走向协商治理的制度变迁何以可能

第九章 总结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共温岭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

附录2 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试行)

附录3 新河镇预算民主恳谈实施办法(试行)

附录4 关于城南镇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

附录5 温峤镇村情民意恳谈会规则

附录6 关于松门镇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

附录7 关于开展预算初审民主恳谈,加强镇级预算审查监督的指导意见

附录8 新河镇2014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暨人大财政预算审议记录

从参与到协商:我国地方治理转型的经验与路径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兴智。

得书感谢您对《从参与到协商:我国地方治理转型的经验与路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从需求到权利: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 电子书
本书结合大量数据,从多方面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国碳市场法律治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私法、公法、社会法角度,全面梳理了碳市场法律基本关系,明确了我国碳市场的私法自治——信义义务为特征的私力协调,碳市场的公法规制——公共性和金融性为主的监管路径完善,碳市场的社会法治理——碳排放权交易所为中心的自律管理,明确了我国碳市场法律治理的内在逻辑并提出制度完善的建议。
冷战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与案例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冷战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四种类型的治理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动因、机制和类型,并对未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实践提供学理支撑与政策参考。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外交实践,本书试图弥补这一领域的不足,推动“西方治理”向“全球共同治理”转变,并对比分析中美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特色和风格,旨在使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模式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