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位首席经济学家的观察与思考。只有成为大海,中国金融市场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
内容简介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具有“新常态”和“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步入了新的运行区间,发展功能和经济结构明显趋向转型,经济显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为此需要理性认识新的发展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
本书收录了作者五年来发表的部分文章和演讲稿,根据其内容梳理为八大主题,涵盖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作者的研究与思考必将有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连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2019年连续13年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中植企业集团首席战略顾问、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名誉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运行与货币金融政策、外汇与汇率、离岸金融和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
Part 1 发展动能与经济结构转型
理性认识当前“通缩”问题
经济运行七大分化与两个“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促进“三去一降一补”
经济或步入新常态目标区间
新时代的经济特征和发展趋势
寻求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我国经济将持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双管齐下推进结构性稳杠杆
中美货币政策趋同对中国经济有利
Part 2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和灵活
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三率运行将呈现新格局
货币政策要平衡降杠杆、控泡沫、稳汇率需求
不要把“双降”当成量化宽松
M2结构性嬗变及其启示
“三率”基本稳定符合主体需求
住房信贷政策应该“爱憎分明”
当前货币政策需要积极开展适度逆向调节
金融调控应稳字当头平衡好三项需求
关注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上升问题
理性审视M2的宏观指标意义
M1与M2增速宜保持合理区间
货币政策需审慎应对“双双重”挑战
Part 3 银行业稳健运行和转型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风险状况评估
疏缓银行存款瓶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民营银行批量问世面临两大挑战
2015年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关键之年
我国银行业需要行业立法
为民营银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十三五”时期银行业创新:改革图存,转型超越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商业银行转型
流动性和盈利双重压力下的银行风险
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提升支持实体经济能力
积极探索银行业结构调整优化
构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建议
积极发展小型银行,优化金融体系结构
Part 4 管控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利率市场化,风险如影随形
利率市场化之路怎么走
如何防范与化解联保联贷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一举多得
理性看待我国政府债务
当前重要金融领域内风险总体可控
量化宽松时间越长负面效应越大
Part 5 人民币汇率保持战略稳定
汇率政策需要兼顾国际收支两大构成
全球战略与新常态下人民币汇率对策
汇率基本稳定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
人民币贬值已成新的风险源和压力源
汇率市场化改革砥砺前行
三大变量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
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
美元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了吗?
美国经济政策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坚持有管理的浮动
人民币汇率应具有合理的弹性
Part 6 拓展人民币国际化和审慎管理资本流动
理性审慎地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渐入深水区
人民币加入SDR是水到渠成
黄金储备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压舱石”
“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储备管理
以更宽的视角看黄金
人民币国际化迈向新征程
Part 7 深入推进经济金融体制改革
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考量的问题
金融业怎样服务好供给侧改革
锐意推进税制改革,重塑我国全球竞争力
房地产长效机制应在供给侧着力
金稳会将开启金融监管新时代
反思融资结构转型
发展科技金融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规范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优化金融体系内部循环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整合”或是大方向
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怎么走?
推进利率市场化,助力货币政策提质增效
Part 8 加大力度实施金融对外开放
自贸区金融改革与银行业发展机遇
金砖金融合作符合时代潮流
“债券通”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再起航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跨上新台阶
统筹协调新时代金融开放
以扩大开放推动我国银行业稳健发展
金融开放应在审慎中阔步前行
后记
连平
金融变局是202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连平。
得书感谢您对《金融变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