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系统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木理论、基木思想、基本方法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让读者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应用EViews9.0软件,以具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书简化了数学公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在帮助读者巩固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用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解释经济现象,力争让读者对本书内容学以致用,从而提升本书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简介
编者马成文,男,安徽亳州人,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1988年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贸学院)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分别于1995、2001年被评聘为副教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和数量经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CHAPTER 1 第1章 绪论
案例导引 转换新旧动能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1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2 计量经济研究的基本步骤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2 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案例导引 凯恩斯消费理论在我国具有适用性吗
2.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2.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2.4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2.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3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案例导引 什么造成了中国高储蓄
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经典假定
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
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
3.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4 第4章 多重共线性
案例导引 工业增加值会阻碍公共预算收入增加吗
4.1 多重共线性的含义及成因
4.2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4.3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4.4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4.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5 第5章 异方差性
案例导引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开发经费支出对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一致吗
5.1 异方差性的含义、类型及产生原因
5.2 异方差性的后果
5.3 异方差性的检验
5.4 异方差性的修正
5.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6 第6章 自相关性
案例导引 城镇居民收入与中国对外贸易进口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关关系
6.1 自相关性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
6.2 自相关性的后果
6.3 自相关性的检验
6.4 自相关性的修正
6.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7 第7章 滞后变量模型
案例导引 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滞后效应吗
7.1 滞后变量模型的意义
7.2 分布滞后模型
7.3 自回归模型
7.4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8 第8章 虚拟变量模型
案例导引 性别对家务劳动时间有显著影响吗
8.1 虚拟解释变量模型
8.2 虚拟被解释变量模型
8.3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9 第9章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案例导引 中国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均衡变动关系吗
9.1 平稳性检验
9.2 协整模型
9.3 误差修正模型
9.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9.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10 第10章 向量自回归模型
案例导引 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吗
10.1 向量自回归模型概述
10.2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
10.3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
10.4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应用
10.5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11 第11章 面板数据模型
案例导引 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或动态差异性吗
11.1 面板数据模型概述
11.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与估计
11.3 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11.4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12 第12章 空间计量模型
案例导引 能源与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约束效应吗
12.1 空间计量模型概述
12.2 空间权重矩阵与空间自相关
12.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12.4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CHAPTER 13 第13章 政策评估模型
案例导引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碳减排吗
13.1 政策评估模型概述
13.2 匹配法
13.3 双重差分法
13.4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习
附录A t分布临界值表
附录B χ2分布临界值表
附录C F分布临界值表
附录D DW检验临界值表
附录E ADF分布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计量经济学(第2版)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马成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计量经济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