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解说

《旧制度与大革命》解说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带你感受《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名著的超凡魅力。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史这门学问,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和政治紧紧缠绕在一起。《旧制度与大革命》以其犀利的笔触,对“如何避免革命”这个问题做了开创性的思考,并试图通过探讨法国大革命这一典型个案来揭示一些历史教训,为人类如何避免革命动荡指出某些可能的路径。如今托克维尔研究早已是世界学术热点,西方学界有关《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研究成果异常丰富,本书从中优中选优,力求反映西方学界的权威视角与最新解读,同时加入中国学者的观察,期待有助于中国读者感受这本名著的超凡魅力。

作者简介

作者高毅,安徽六安人,1955年7月出生于安徽安庆。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4年晋教授,1997年担任博士生导师。曾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大革命史研究所访学或工作,为时近六年。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兼党委书记、法国革命史国际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史、欧美近代史、世界文明史。著有《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欧洲的分与合》(合著)、《世界文明史》(合著,副主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范围涉及法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史、史学理论等。译有《法国大革命史》《福柯的生死爱欲》《他乡:以撒·柏林传》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一 托克维尔的法国革命史研究何以引人注目

二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四个核心概念

三 托克维尔关于旧制度何以引发大革命的三条基本思路

(一)旧制度下“嫉妒”与“仇恨”情绪的普遍滋长及其社会后果

(二)“文学政治”的兴起与泛滥

(三)王朝政府行政集权的自毁效应

四 结语:托克维尔解说的局限与启示

西方专家观点

《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言

关于托克维尔

大革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

托克维尔和旧制度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策论意义——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吕西安·若姆访谈录

旧制度怎样把农民变成潜在的革命者

个人主义和现代专制主义

被抛弃的阶级

“分而治之”的后果

托克维尔论大革命的发生:远因、近因和导火线

一、导言

二、斯塔尔夫人和约瑟夫·德罗兹

三、“我们只依靠可靠的东西(On ne'sappuis que sur ce qui résiste)”

四、“托克维尔悖论”

五、大革命的导火线

六、结论

作为法国革命史学家的托克维尔

国内学人评论

国家主义的自我摧毁——《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一个核心思想

社会分裂:托克维尔笔下旧制度的致命弊病

一、旧制度下的社会分裂症

二、制度催生的分裂

三、碎化的社会所引起的恶果

旧制度:困境与改革

一、政治结构

二、社会状况

三、思想舆论及知识人的角色

四、改革及其困难

五、几点思考

“文学政治”何以成为可能——对托克维尔的一点批评

一、文人何以成为社会的良心?

二、文人为何会迷恋抽象的原则?

三、全盘否定文学政治的社会恶果

“旧制度”、“大革命”与贵族托克维尔

孤独的托克维尔

贵族的自由与君主的一统

民主的大势与自由的基础

平等的悖论与中央集权——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关于“旧制度”的几个问题

国家治理、文人政治与社会共识——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历史背景

一 社会新风气与国家治理的落后

二 文人政治的弊端与社会共识的欠缺

结 论

《旧制度与大革命》解说是201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毅。

得书感谢您对《《旧制度与大革命》解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清代理藩制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研究清代理藩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英国崛起之谜:财政制度变迁与现代经济发展 电子书
本书从财政效率的角度对英国产业革命与荷兰市场革命过程中财政制度变迁进行的对比考察,既是诺斯开创的新制度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也是一种用公共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革命的全新尝试。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
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 电子书
从1695年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王权向全体臣民开征的普遍直接税入手,分析这一带有平等色彩的税制改革在一个等级-团体社会中取得的成效和遭遇的困难。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 电子书
跟着作者,重新理解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