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镜总论(中华经典诗话)

诗镜总论(中华经典诗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明代文学家陆时雍的诗学观点都在这本《诗镜总论》里了。

内容简介

陆时雍的《诗镜》作为明代最后一个大型诗歌选本,凡九十卷,选录汉魏以迄晚唐诗歌,略施评点。其卷首《诗镜总论》共一百一十九则,阐明其总体诗学主张,或评骘诗人,或衡定作品、诗句,或作诗史把握;指点利病,赏心析疑。凡此都一以神韵为宗,情境为主。诗道一贯而具统系,断语片言时见珍异,被称为明人诗话集大成之作。本次约请业内专家详细注释,并就文本内涵逐层评析其来龙去脉。全书配以富有古典意境的图片。

作者简介

作者陆时雍,字仲昭,桐乡人。明代文学家,文学理论学家。其祖先为吴兴人,后迁徙到桐乡的皂林。陆时雍少年颖悟,性不耐俗,明崇祯六年中举、得贡生。辑有《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又撰有《诗镜总论》一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诗有六义

十五国风

诗人一叹三咏

诗四言优而婉

五言在汉

《十九首》近于赋而远于风

苏李赠言

班婕妤说礼陈诗

王昭君《黄鸟》诗

诗之佳

东京气格颓下

孔融

焦仲卿诗有数病

古之为尚

古乐府多俚言

魏人精力标格

曹孟德饶雄力

子桓王粲

晋多能言之士

阮籍诗中之清言也

傅玄得古之神

精神聚而色泽生

素而绚

读陶诗

诗被于乐

晋人五言绝

诗至于宋

“池塘生春草”

谢康乐诗

康乐神工巧铸

鲍照材力标举

诗丽于宋

诗至于齐

读谢家诗

熟读灵运诗

诗须观其自得

梁武《西洲曲》

梁人多妖艳之音

简文诗多滞色腻情

齐梁人欲嫩而得老

梁元学曲初成

沈约有声无韵

庾肩吾、张正见

张正见《赋得秋河曙耿耿》

何逊诗

何逊以本色见佳

江总自梁入陈

宋孝武菁华璀璨

陈人意气恹恹

读隋炀帝诗

隋炀复古未深

古雄而浑

王勃高华

杜审言浑厚有余

初唐七律

诗有灵襟

绝去故常

气太重

世以李杜为大家

王龙标七言绝句

七言古

高达夫调响而急

岑参好为巧句

孟浩然材虽浅窘

观五言古于唐

上古之言浑浑尔

杜少陵《怀李白》五古

诗不患无材

太白《古风》八十二首

少陵苦于摹情

七言古

太白七古

少陵五古

《三百篇》每章无多言

子美之病

初唐七律

少陵五言律

少陵“绿樽须尽日”

宋人抑太白而尊少陵

人情好尚

少陵七言律

善言情者

每事过求

凡法妙在转

诗之所以病者

中唐人用意

前不启辙

唐人《早朝》

中唐诗近收敛

刘长卿体物情深

绝去形容

深情浅趣

书有利涩

司空曙“蒹葭有新雁”

余尝读骆义乌文

叙事议论

李益五古

盛唐人工于缀景

石之有棱

专寻好意

贪肉者

盈盈秋水

诗贵真

读柳子厚诗

刘梦得七言绝

实际内欲其意象玲珑

材大者声色不动

青莲居士

“陇上壮士有陈安”

人情物态不可言者最多

张籍、王建诗有三病

孟郊诗之穷也

妖怪惑人

元白以潦倒成家

元白之韵平以和

李商隐丽色闲情

李商隐七言律

五言古非神韵绵绵

有韵则生

诗镜总论(中华经典诗话)是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明] 陆时雍。

得书感谢您对《诗镜总论(中华经典诗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钟津梁 电子书
本书共5章:诗钟概述、诗钟的体制与格律、诗钟创作技法、诗钟鉴赏与修改、钟例解析。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