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

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是骨科初、中级医生的临床诊疗规范,又是高级骨科医生的临床工作必需的高级参考书。

内容简介

现代科学的发展,既要有精细的分科,同时更强调多学科的合作,骨科的发展同样如此,未来的骨科发展,不仅要求更加重视同基础医学的结合,而且应该重视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例如,人工关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就必须依赖材料科学的发展,及时地将各种骨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骨科临床,将会使骨科的诊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骨科基础理论和医疗设备及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骨科学在学科体系、微创手术等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本卷共有9章,内容不仅全面包含了骨科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学、骨移植技术、截肢术、骨科康复、骨科微创技术、骨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手外科与显微外科、骨肿瘤科、小儿骨科、足踝外科、骨科基础研究的发展史。

本书编写专家不仅包括骨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同时有在影像学、超声学、核医学、康复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很高造诣的学者,这些专家的加入不仅保证了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严谨性、实用性,同时也使得相关章节的内容更具特色。

作者简介

编者侯树勋,1942年8月出生。196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1978年作为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骨科教授陆裕朴,1990年赴加拿大留学,1992年任解放军304医院骨科主任,1996年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候树勋教授现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代主任委员,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矫形外科学会委员,美国骨科、神经外科学会名誉委员。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等专业期刊担任编委、常务编委及副主编等职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分卷书目

编著者名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骨科发展历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创伤骨科发展简史

一、总论

二、AO组织对现代创伤骨科的影响

第三节 关节外科发展简史

一、髋关节置换术发展简史

二、膝关节置换术发展简史

三、我国人工关节假体发展史

四、现代关节置换术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第四节 中国脊柱外科发展史

一、基础研究

二、脊柱退行性变

三、脊柱畸形

四、脊柱脊髓损伤

五、脊柱肿瘤

六、脊柱微创手术

第五节 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发展简史

一、断肢(指)再植方面

二、拇手指再造方面

三、组织瓣移植方面

四、周围(臂丛)神经修复方面

第六节 骨科肿瘤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古代中国中医骨科肿瘤学的研究

二、西医骨科肿瘤学的建立和初步认识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

三、蓬勃发展的骨科肿瘤学(20世纪70~90年代初)

四、现代骨肿瘤学所取得的成就(90年代末至今)

五、骨科肿瘤学研究展望

第七节 小儿骨科发展简史

一、前言

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四、脊柱侧凸

第八节 骨科基础研究简史

一、国际骨科基础研究简介

二、中国骨科基础研究的发展

三、目前中国骨科基础研究领域的热点

四、我国骨科基础研究的未来发展

第九节 中国足踝外科发展史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骨科体格检查

第一节 脊柱检查

一、颈部检查

二、胸椎与背部检查

三、腰骶椎及腰骶部检查

第二节 四肢与关节检查

一、肩关节、锁骨部与上臂检查

二、肘关节与前臂检查

三、腕关节与手部检查

四、髋关节与大腿检查

五、膝关节与小腿检查

六、踝关节与足部

第三节 运动功能检查

一、肌容积

二、肌力

三、肌张力

四、不自主运动及步态分析

五、共济运动检查

第四节 感觉功能检查

一、概述

二、神经的感觉功能

三、浅感觉

四、深感觉

五、复合感觉

六、周围神经感觉障碍特点及分级

七、主要感觉神经分布定位

第五节 神经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

二、深反射

三、逆转反射

四、病理反射

五、脊髓自动反射

六、自主神经反射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骨科影像学

第一节 骨科X线检查

一、普通X线检查在骨关节外科的应用

二、骨关节正常X线表现及变异

三、骨骼肌肉系统基本病变及X线表现

四、X线检查常见的骨科临床应用

五、骨科X线检查原则

第二节 骨与关节各种造影检查

一、X线透视和摄片检查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处理

二、X线和MR关节造影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处理

三、血管造影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处理

四、椎管造影和髓核造影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处理

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处理

六、介入性放射学可能出现的失误及处理

第三节 CT扫描

一、CT扫描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各种类型CT的特点

三、CT技术在骨科病变中的应用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

一、磁共振成像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磁共振各种成像序列特点

三、磁共振在骨科病变中的应用

第五节 肌肉骨骼系统的超声诊断

一、超声诊断基础

二、检查方法及适应证

三、超声在肌肉与软组织中的应用

四、超声在四肢关节中的应用

五、超声在骨骼中的应用

六、超声在外周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七、介入性超声在肌肉骨骼系统中的应用

第六节 骨关节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

一、骨显像

二、转移性骨肿瘤

三、常见骨转移的恶性肿瘤

四、原发性骨肿瘤

五、缺血性骨病

六、代谢性骨病

七、骨髓炎与关节炎

八、骨显像剂的骨外摄取

第七节 骨密度定量分析方法

一、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方法

二、定量CT骨密度测量方法

三、定量超声测量方法

第四章 骨科生理学

第一节 周围神经电生理学

一、电生理基础

二、周围神经损伤

三、常见的卡压综合征

四、神经根病

第二节 术中电生理检测及临床应用

一、概述

二、术中肌电电生理检测

三、术中持续肌电监测

四、术中超强电刺激治疗

五、术中诱发电位监护

第五章 骨移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植骨技术及适应证

一、骨移植的主要临床适应证

二、常见骨移植技术

第三节 自体骨移植

一、骨髓移植

二、带血供骨移植

三、常用取骨部位及方法

第四节 同种异体骨移植

一、同种异体骨库及同种异体骨移植技术的发展

二、同种异体骨移植产品

三、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情况

四、我国供体捐献的现状

第五节 异种骨移植

一、概述

二、异种骨的免疫原性

三、异种骨的制备方法

四、复合异种骨

五、异种骨的应用

六、几种代表性异种骨

七、展望

第六节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人工骨

一、骨形态发生蛋白

二、人工骨

第七节 软骨移植

一、概述

二、自体骨软骨及软骨细胞移植

三、同种异体软骨移植

四、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

五、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截肢

第一节 截肢术概述

一、截肢术与世界医学史

二、截肢术与中国医学史

三、截肢术与各专业领域的伴行发展

四、假肢与矫形器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截肢手术原则

一、截肢伤口的愈合

二、截肢的总体原则

三、创伤后截肢

四、糖尿病性截肢

五、周围血管疾病性截肢

六、肿瘤性截肢

七、主要部位截肢要览

第三节 截肢术后与并发症处理

第四节 截肢康复与假肢评价

一、安装假肢前的功能训练

二、假肢使用训练

三、截肢与假肢评价

第五节 假肢装配技术

一、假肢发展史

二、假肢的分类

三、上肢假肢

四、下肢假肢

五、儿童假肢和其他假肢

六、假肢新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骨科康复

第一节 骨科康复概述

一、康复与康复医学

二、骨科康复的形成

三、临床骨科康复的目标与工作模式

四、骨科康复中的组织学基础

五、骨科康复中的生物力学概要

六、骨科康复中健康相关问题

七、骨科康复的未来

第二节 骨科康复评定与康复方法

一、骨科康复评定

二、骨科康复中的方法

第三节 骨折手术后康复

一、骨折手术后康复评定

二、骨折手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三、各部位骨折手术后康复治疗要点

第四节 关节损伤的术后康复

一、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

二、关节周围异位骨化

三、关节感染术后康复

第五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一、人工关节康复的基本模式

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第六节 脊柱手术后康复

一、基本原则

二、颈椎手术术后康复

三、腰椎手术术后的康复

四、康复对手术临床疗效影响的循证医学研究

第七节 脊髓损伤康复

一、脊髓损伤病因与病理变化

二、脊髓损伤的神经学分类

三、脊髓损伤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四、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五、脊髓损伤早期处理

六、脊髓损伤康复总体思路

七、脊髓损伤后功能重建与未来

第八节 迟缓性及痉挛性肢体瘫痪与术后康复

一、痉挛性肢体瘫痪治疗与康复

二、周围神经损伤术后康复

第九节 软组织劳损与退变性疾病的康复

一、上肢软组织劳损性疾病的康复

二、下肢软组织劳损性疾病的康复

三、慢性非特异性颈背痛

四、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第十节 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

一、关节镜术前康复

二、关节镜术后康复

三、系统性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骨科微创技术

第一节 骨科微创技术概述

一、微创概念

二、微创骨科技术的应用

三、微创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骨科微创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五、开展骨科微创技术的现实意义

六、开展骨科微创技术的医德要求

第二节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一、微创技术的发展历史

二、髓内钉技术

第三节 微创技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一、微创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二、微创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现状

三、计算机导航技术与微创技术

四、微创技术的培训及推广

第四节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一、内镜辅助下的微创技术

二、经皮穿刺微创技术

三、小切口脊柱微创外科手术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骨内科学

第一节 骨内科学和骨内科疾病基本概念

一、骨内科学和骨内科疾病

二、骨内科和骨内科学发展的必要性

三、现代骨内科学的特征

四、骨内科和骨外科的综合发展

五、骨与关节十年计划与骨内科学的发展

六、骨内科学-综合骨科建设的经验

七、骨内科在香港的建设与发展模式

八、骨内科的国际学术组织和活动

第二节 骨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骨与软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二、骨科生物技术及临床应用

三、形态剂量学

第三节 常见骨肿瘤诊治概述

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二、良性侵袭性肿瘤

三、转移性骨肿瘤

四、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第四节 围术期医学

一、术前准备

二、术中管理

三、术后管理

第五节 骨科药物

一、骨与关节结核

二、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三、缺血性骨坏死

四、骨质疏松症

五、骨关节炎

六、类风湿关节炎

七、强直性脊柱炎

八、银屑病关节炎

九、反应性关节炎

十、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十一、痛风

十二、纤维肌痛综合征

十三、特发性炎性肌病

十四、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十五、梅毒性关节炎

十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关节炎

十七、静脉血栓栓塞症

十八、癌痛三阶梯镇痛疗法

十九、颈肩腰背痛

参考文献

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是201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侯树勋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骨科学 电子书
本套教材的编写体现国家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遵从国家卫生健康员会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的总则与细则,结合住培考核大纲(理论和临床实践),精益求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国家精品教材;凸现毕业后教育特色,打造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体现全面性和规范性,打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的培训教材。强调创新性、兼顾性,提高可读性,树立大教材观,使教材
骨科手术学:上册 电子书
我国骨科手术的权威性著作。
实用小儿骨科学(第3版) 电子书
一部内容系统、翔实的临床使用性小儿骨科专著。
中国骨科七十年 电子书
本书以中国骨科发展历程为主线,以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
跟骨骨折微创治疗 电子书
全面反映了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最新进展,是一部系统全面的跟骨骨折微创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