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阐释了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通过案例充分阐述了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全书共15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8章)是微观经济学,概述了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

第二部分(第9~15章)是宏观经济学,阐述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作者简介

编著者于丽敏,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东莞理工学院教师。曾任东莞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校妇委会副主任等职;兼任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常委、东莞市财政绩效评估专家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本书课程思政方案

第1章 引言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1.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1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2.2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2.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2.4 经济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均衡价格理论

2.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2.1.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3 微观经济学鸟瞰

2.2 需求理论

2.2.1 需求函数

2.2.2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2.3 供给理论

2.3.1 供给函数

2.3.2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2.4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

2.4.1 均衡的含义

2.4.2 均衡价格的决定

2.4.3 均衡价格的变动

2.5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弹性理论

3.1 弹性的一般定义

3.2 需求弹性

3.2.1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3.2.2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3.2.3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

3.2.4 需求收入弹性

3.2.5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3 供给弹性

3.3.1 供给弹性的含义

3.3.2 供给弹性的计算

3.3.3 供给弹性的分类

3.3.4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

3.4 弹性理论的应用

3.4.1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3.4.2 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效用论概述

4.1.1 效用的概念

4.1.2 效用的表示方法

4.2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4.2.1 总效用、边际效用

4.2.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2.3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4.3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4.3.1 偏好的假定

4.3.2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4.3.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4.3.4 消费者的预算线

4.3.5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4.3.6 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与基数效用消费者均衡的联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5.1 厂商

5.1.1 厂商的组织形式

5.1.2 厂商的目标

5.2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5.2.1 生产要素

5.2.2 生产函数

5.3 短期生产函数

5.3.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5.3.2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3.3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5.3.4 短期生产的3个阶段

5.4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5.4.1 长期生产函数

5.4.2 等产量曲线

5.4.3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5.4.4 等成本曲线

5.4.5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5.5 规模报酬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成本理论

6.1 成本的概念

6.1.1 机会成本

6.1.2 沉没成本

6.1.3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6.1.4 利润

6.2 短期成本

6.2.1 短期成本函数

6.2.2 短期成本的分类

6.2.3 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6.2.4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6.3 长期成本

6.3.1 长期总成本

6.3.2 长期平均成本

6.3.3 长期边际成本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市场理论

7.1 市场类型和厂商收益

7.1.1 市场及其类型

7.1.2 厂商的收益和利润

7.2 完全竞争市场

7.2.1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7.2.2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7.2.3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7.2.4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7.2.5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7.3 完全垄断市场

7.3.1 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7.3.2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7.3.3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7.3.4 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7.4 垄断竞争市场

7.4.1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7.4.2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7.4.3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7.4.4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7.5 寡头垄断市场

7.5.1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7.5.2 古诺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分配理论

8.1 生产要素需求

8.1.1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8.1.2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8.2 生产要素供给

8.3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8.3.1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8.3.2 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8.3.3 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率的决定

8.4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8.4.1 洛伦兹曲线

8.4.2 基尼系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9.1 国内生产总值

9.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9.2.1 支出法

9.2.2 收入法

9.3 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

9.3.1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9.3.2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9.3.3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3.4 国内生产总值的局限性

9.4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9.4.1 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9.4.2 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9.4.3 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10.1.1 消费函数

10.1.2 储蓄函数

10.2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0.2.1 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10.2.2 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10.3 乘数理论

10.3.1 投资乘数

10.3.2 乘数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10.4 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10.4.1 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0.4.2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10.5 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

10.5.1 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0.5.2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1.1 投资的决定

11.2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11.2.1 IS曲线及其推导

11.2.2 IS曲线的斜率

11.2.3 IS曲线的移动

11.3 利率的决定

11.3.1 货币需求

11.3.2 货币需求函数

11.3.3 货币供给

11.3.4 均衡利率的决定

11.4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1.4.1 LM曲线及其推导

11.4.2 LM曲线的斜率

11.4.3 LM曲线的移动

11.5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分析)

11.5.1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决定

11.5.2 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2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

12.1 经济政策目标

12.2 财政政策

12.2.1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2.2.2 内在稳定器

12.2.3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2.2.4 补偿性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12.3 货币政策

12.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及效应

12.4.1 挤出效应

12.4.2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12.4.3 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3.1 总需求曲线

13.1.1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13.1.2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3.1.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13.2 总供给曲线

13.2.1 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13.2.2 短期总供给曲线

13.2.3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3.2.4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3.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3.3.1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13.3.2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13.3.3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4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4.1 失业概述

14.1.1 失业的定义和度量

14.1.2 失业的分类

14.2 失业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

14.2.1 失业的原因分析

14.2.2 失业的影响

14.3 通货膨胀概述

14.3.1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度量

14.3.2 通货膨胀的分类

14.4 通货膨胀的原因

14.4.1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4.4.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4.4.3 结构性通货膨胀

14.4.4 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14.5 通货膨胀的影响和治理

14.5.1 通货膨胀的影响

14.5.2 通货膨胀的治理

14.6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4.6.1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14.6.2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14.6.3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5章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15.1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5.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5.1.2 经济增长的核算

15.1.3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15.1.4 经济增长的源泉

15.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5.2.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5.2.2 经济稳态和黄金分割律

15.3 经济周期理论

15.3.1 经济周期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15.3.2 经济周期的原因

15.3.3 乘数-加速数原理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经济学原理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于丽敏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学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经济学基础 电子书
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现实案例分析,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紧密结合,全面阐述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力求做到通俗易懂,使读者能够学以致用。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提供课件、教案、习题与案例参考答案、补充教学案例(含视频案例)、模拟试卷等配套资料。本书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师考试的参考用书和经济学
量子经济学 电子书
知名应用数学家、科普作家戴维·欧瑞尔全新力作。从量化到量子化,在量子的世界中重新认识经济。
经济学基础 电子书
本书以培养大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为核心,通过模块化设计,融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理论知识进行了解构和融合,介绍了商品价格与价值、货币与资本、消费者及生产者的选择、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并将经济学知识根据专业划分为商科、货币金融、税收与财政、财务会计四大模块。本书分为通识部分和专业基础部分,通识部分为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难度较小,为必学部分;专业基础部分讲解财经商贸类
经济学基础 电子书
本书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复合型技能,拓宽知识面为目标,以经济生活中所涉及的财经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现象为主线进行编写,内容涉及经济常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财政金融基础知识、创业基础知识等四个方面。本书着重于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理论上力求简明扼要,且附有职业道德与素养、情境小结、职业能力训练、学习评价等。
小狗经济学 电子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和她的小狗带你领略五彩斑斓的经济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