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看中国:罗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

罗素看中国:罗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可作为罗素访华百年纪念,以此向这位哲学泰斗致敬。

内容简介

为了厘清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和政治的复杂关系,本书以一百年前罗素访华期间(1920-1921年)发表的重要演讲为线索,梳理了他引发的中西文化和社会主义两大论战,并将罗素的中国之行与中国当时的思想图谱建立联系,结合其文化观、工业文明观、教育和社会政治思想,重点从“民族—国家”建构的视角,探讨罗素对中国政治改革、经济建设、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刘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印刷学院讲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一级翻译。曾任中国外文局《中国与非洲》杂志英文编辑、记者。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中西美学、跨文化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引论

第一节 罗素与中国之际遇:相逢何以不相识?

第二节 古德诺在中国的命运

一、首次来华主张加强总统权力

二、二次来华卷入帝制运动的笔墨官司

三、解决中国问题的建议

四、古德诺与罗素的相似洞见与命运

第三节 杜威的中国之行

一、杜威眼中的中国

二、杜威的中国社会改造方案

三、杜威与罗素对中国的相似观察和迥异命运

第四节 学术史回顾与现状评述

第五节 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东西方历史语境的错位

第一节 昨日的世界:“西方中心主义”秩序的建立与修正

一、“西方中心主义”写作完成

二、西方反现代化思潮与战后“西方中心主义”的修正

第二节 中国渴望西方:在激进与保守之间

一、中国意识的危机:从自大到自卑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与中国国民性批判

三、中国留学生

四、新文化运动

第二章 寻求中国文化独立——罗素与中国知识界的中西文化论战

第一节 罗素来华缘起

第二节 “保存国粹”风波

第三节 罗素眼中的中国:“艺术家的国度”

第四节 解决中国问题之路:寻求文化独立

第五节 罗素中西文化观的影响和评价

第三章 推行国家社会主义——罗素与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论战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争论风波

第二节 罗素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主张

第三节 罗素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评判

一、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残酷无情

二、反对国家专制干涉个人自由

三、反对作为宗教的布尔什维克主义

四、反对布尔什维克滥用权力

第四节 罗素开给中国的药方:“推行国家社会主义”

第五节 罗素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及其影响

第四章 须有有决心之士万人——罗素指给中国的教育改革纲领

第一节 罗素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教育的新特点

二、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传统文明的三大特征

第二节 罗素的自由主义教育观

第三节 罗素给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倡导中国教育主权独立

二、普及教育

三、学习工业实用知识

四、通过语言文字和教育建构民族国家

第五章 工业化是根本出路——罗素为中国设计的经济发展蓝图

第一节 罗素对中国经济状况的考察

第二节 罗素的工业文明观

第三节 罗素给中国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实行“国家社会主义”

二、大力发展与独立生存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

三、引进外国资本和人才

第六章 建立有序强大的政府——罗素给中国政治改革的建议

第一节 罗素眼中的中国政治与社会

第二节 罗素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自由主义社会政治思想

二、国家和政府观

第三节 罗素给中国政治改革的建议

一、建立有序政府,走“开明专制”道路

二、弘扬爱国主义,倡导公共服务精神

三、普及教育,为实行民主政治做准备

四、对“少年中国”寄予厚望

五、中国问题需静待中国人自行解决

第七章 中国通往自由之路——罗素为中国描绘的整体改革发展蓝图

第一节 政治改革纲领:建立稳固强大政府,统一国家

第二节 经济建设纲领:实行“国家社会主义”,发达实业

第三节 教育发展纲领:普及教育

第四节 文化建设纲领:融合中西,文化独立

第八章 绕梁余音——罗素与中国知识界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第一节 罗素访华对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第二节 罗素思想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回音

一、“好人政府”的发起和破产

二、从“联省自治”到“开明专制”

三、从“世界主义”回归“民族主义”:新文化运动激进派的转变

第三节 罗素访华评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录一 古德诺在华活动年谱及相关大事记

附录二 罗素在华活动年谱及大事记

后记

罗素看中国:罗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是2021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检。

得书感谢您对《罗素看中国:罗素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电子书
本书共包括十五堂课内容,分别是: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廉与大同。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
中国美学(第4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四辑。
中国佛学(总第37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7期。
中国佛学(总第38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