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凯恩斯经典经济学。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货币论(上卷)》的第三篇和第四篇中,提出了一种货币理论基本问题的新研究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找出一种方法,不但可以用来描述静态平衡的性质,而且可以用来描述不平衡的性质,同时还要发现货币体系从一种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动力规律。这就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货币论(上卷)》上卷关于“货币的纯理论”中的主体。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1883年生于英国剑桥,其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为剑桥大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其母亲弗洛伦丝·埃达。凯恩斯曾任剑桥市市长。凯恩斯曾师从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学习经济学,但最终以《论概率》一书取得数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凯恩斯因在《<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反对西方国家在第1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政策而备受瞩目,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1936年,面对大萧条,凯恩斯写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反传统的经济学教条,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抗经济危机,史称“凯恩斯革命”。虽然凯恩斯于1946年4月去世,但他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创建,而凯恩斯经济学则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影响至今不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中译本序言
前言
第一篇 货币的性质
第一章 货币的分类
第二章 银行货币
第三章 银行货币的分析
第二篇 货币的价值
第四章 货币的购买力
第五章 次级物价水准
第六章 通货本位
第七章 物价水准的分布
第八章 关于购买力比较的理论
第三篇 货币的基本方程式
第九章 某些定义
第十章 货币价值的基本方程式
第十一章 平衡的条件
第十二章 再说明储蓄与投资的区别 [1]
第十三章 银行利率的“作用方式”
第十四章 基本方程式的其他形式
第四篇 物价水准的动力学
第十五章 工业流通与金融流通
第十六章 货币购买力不平衡原因的分类
第十七章 货币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第十八章 投资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第十九章 信用循环的某些特殊方面
第二十章 信用循环纯粹理论中的一个练习
第二十一章 国际不平衡所造成的变化
货币论(上卷)是198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英]凯恩斯。
得书感谢您对《货币论(上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