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看似匪夷所思的想法,其实是古人应对现实难题的办法。知乎知名新知答主豆子优质回答结集。

内容简介

古人为何认为“天圆地方”?

殷商时期,“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深入人心。到了汉代,相对先进的浑天说成为主流。元代以后,帝王为了加强统治,限制民间老百姓对天文现象的观测与思考,将解释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天圆地方”又逐渐成为主流。

古人入仕为官后为何又追求做隐士?古人为何认为没有儿子等同绝后?古人为何越是贫穷越要生育?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背后,都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原因,或是迫于无奈,或是顺其自然,或是极端环境下的求生本能,或是文化习俗的适时发展。

作者精选52个知乎热门回答,从历史上具体的人、事件出发,解答古人奇怪想法的成因、经过和影响,给现代人提供思想上的指引,追溯中国人的精神之源。

作者简介

作者豆子,知乎十年新知答主,2022年度新知答主,关注人数超过67万,回答获赞超过300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世界观

01 相对先进的“浑天说”,为什么会败给“天圆地方说”?

02 古人知不知道“时差”这个概念?

03 名字中的五行属性真的会影响人的命运吗?

04 二月二为什么叫作“龙抬头”?

05 崇祯末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蝗灾是怎么回事?

06 “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07 “上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8 古人会骂人“没脑子”吗?

09 汉代为什么会出现“谶纬”思潮?

10 为什么是“上厕所”,又为什么是“下厨房”?

11 为什么长江东边叫“江左”,黄河以西叫“河右”?

12 为什么古代王朝统治者对大一统有如此深的执念?

13 古人最远探索过哪里?

14 《山海经》中的刑天,为什么会和西方传说中的无头人长得一样?

15 汉唐时期的翻译家都是从哪儿来的?

16 为什么中国园林多用墙围起来,而外国园林多是开放的?

17 太极中的两个小圆点是干什么的?

人生观

01 在终南山归隐的都是些什么人?

02 归园田居的陶渊明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03 李白游览名山大川的盘缠是从哪里来的?

04 真实的侠客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甘愿为知己而死?

05 孔子为什么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06 墨家的“兼爱”为什么推行不下去?

07 王阳明的“心学”与“知行合一”到底讲的什么?

08 王阳明为什么否定佛家的出世?

09 明朝士子为什么选择“躺平”?

10 古人的平均寿命真的只有30多岁吗?

11 穷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12 古代人的心态在大饥荒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3 古代的多数人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

14 为什么古人认为“好男不当兵”?

15 古人为什么会越穷越生?

16 古代达人遇见小人会怎么办?

17 为什么古人认为只有科举才是正途?

18 丧礼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繁文缛节?

19 “做老实人”是不是多数古人的人生哲学?

20 清代状元张謇为什么选择“冒籍”考试?

价值观

01 《三字经》出现以前,儿童都有哪些启蒙读物?

02 被古代厉害人物推崇的为人处世经典有哪些?

03 唐朝为什么包容?清代为什么排外?

04 武将关羽怎么会成了财神?

05 历来战争时,普通人的选择都是怎样的?

06 城破后为什么会选择屠城?投降和被俘的百姓结局如何?

07 中国人种菜的“种族天赋”是怎么养成的?

08 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今天多少钱(人民币)?

09 卖炭翁伐薪烧炭,收入微薄,为什么不开店卖东西呢?

10 古时候为什么有的县会有半数人打光棍、半数人守寡的情况?

11 明清时期妇女为什么裹小脚?

12 古代有舆论战和软文吗?

13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没有儿子等同于“绝后”?

14 徐霞客的儿子为什么姓李?

15 张载的“横渠四句”到底是文人的空谈,还是对天下的终极关怀?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是2023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豆子。

得书感谢您对《古人的想法真奇怪》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文明的比较 电子书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