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史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阐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立场、方法原则、历史演化和理论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群众史观,实践立场,分工、交往与社会发展,阶级斗争与共产主义运动,人的解放,国家与社会治理,社会矛盾运动与发展道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做了深入评析,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论述的人类学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做了深入考察和充分阐释。

作者简介

作者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和网络社会学。近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两百余篇,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十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概念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经验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特点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广泛影响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与思想来源

一、工业革命与无产阶级的斗争

二、理论创新的思想来源

第二章 制度批判、犹太人问题与市民社会

一、面向现实的制度批判

二、犹太人问题的实质

三、人的解放的关键与途径

四、宗教、国家与市民社会

第三章 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

二、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发展与意义

四、异化劳动的产生根源与克服途径

第四章 社会的基础与群众创造历史

一、对唯心主义思辨的批判

二、物质生产是社会的基础

三、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第五章 实践观点及其方法论

一、实践观点的形成与发展

二、实践观点的基本内容

三、实践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第六章 分工、交往与社会发展

一、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

二、社会分工的双重根源与后果

三、交往与市民社会理论

四、行动与结构的历时性互构

五、社会发展与变迁理论

六、意识形态理论

第七章 阶级斗争与共产主义运动

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

二、资产阶级的发展与历史作用

三、无产阶级及其斗争

四、共产党与共产党人的使命

五、《宣言》的基本思想与深远影响

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批判

一、商品与商品拜物教

二、劳动价值理论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五、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第九章 人的解放、国家与社会的治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人的解放

二、国家、人民与社会的关系

三、新型社会治理的途径

四、《法兰西内战》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的意义

第十章 社会矛盾运动与发展道路

一、辩证思维与时空辩证法

二、平等、剥削与暴力革命

三、道德与宗教的发展

四、经济基础与社会发展道路

五、自然、科学与劳动

第十一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写作《起源》的背景

二、“两种生产”理论

三、家庭的产生与演化

四、国家的诞生

五、结语

第十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总结

一、理论总结的背景和任务

二、现存、现实与合理性

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四、宗教与道德

五、社会发展的动力

六、国家与意识形态

第十三章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和东方社会思想

一、《笔记》的编辑出版

二、《笔记》产生的背景

三、《笔记》的主要内容

四、作为人类学家的马克思

五、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第十四章 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社会学思想

一、书信的时代背景与主要论题

二、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三、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

四、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多因性

五、共时视角下的社会比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史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少杰。

得书感谢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 电子书
本书分十五章,对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和思潮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等。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电子书
本书选取鲜活生动的案例,采用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和阅读习惯的形式,以马克思哲学原理解读身边的故事,诠释马克思哲学原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应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电子书
本书旨在探讨启蒙运动及其后果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再阐释。第一部分通过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启蒙实践对启蒙精神的确立,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构造传统的奠基,分析理性主义是怎样取得统治地位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对启蒙的基本态度和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自身限制必然会导致这些成熟历史条件对资本主义的再一次否定,而这恰恰应当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宏观维度及学术理论上再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观点及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