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英美法、德国法之比较法为视野,对民法基础理论与学说展开讨论。
内容简介
德国法与英美法部分,着重探讨物权合意、善意第三人、登记公信力等制度,阐述了英美法与德国法在保护交易第三人制度构架上的差异。民法学说批判与建构部分,着重探讨民法的诚信人人像、民法内部体系的构造、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等基础理论问题。
本书对以登记作为返还请求权基础依据的传统学说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交付占有在物权变动中的重要意义。关于履行期届满之后当事人之间达成以物抵债协议,本书对传统的有偿契约说提出了批判,认为可以用处分行为来予以解释与适用。
外国法部分,“一般诚信义务的认定及概念化”是萨默斯教授的经典论文,萨默斯教授在该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排除器理论",至今仍是美国法院适用诚信原则的重要学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上编 民法学说批判与建构
第一部 总则
民法之诚信人人像及法哲学基础
论民法的内部体系
区分理论的历史源流、体系构成及规范模式
第二部 物权
未登记已占有的房屋买受人的权利保护
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式多元化的立法构造
所有权移转模式比较研究
无因性理论与善意取得之关系
物权行为理论功能的认识误区
第三部 债
以物抵债之处分行为论
高空抛掷物侵权责任之质疑
第四部 婚姻
夫妻共有财产的处分与善意取得
下编 比较民法与外国法
第一部 德国法
论德国民法上的物权合意
论德国民法的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
第二部 英美法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上的善意购买人与优先权规则
英国法上的登记公信力与占有保护
托伦斯登记制度研究
英美法上的抵押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部 外国法译文
一般诚信义务之界定及概念化
美国不动产登记法导论
美国《统一电子登记法》展望
评拉弗的《私人财产和环境责任——德国不动产法的比较研究》
后记
民法学说与比较民法是2017年由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陈永强。
得书感谢您对《民法学说与比较民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