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显示:版权保护程度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呈负相关。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特别是有些结论可能不同寻常。如基于2000年至2007年的相关指标对我国30个省份的版权保护情况做了测评,研究表明,版权保护强度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即“版权保护程度每提高1%,文化产业增加值减少2亿元;版权保护程度降低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2亿元”。虽然课题组对这一结论给出了解释,但有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1)这个结论是否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是否也出现过类似情形?其他发展中国国家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2)这一结论是根据我国30个省份2000年至2007年的数据研究得出的,这是中国2000年至2007年期间独有的现象,还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采用2008年至2011年的数据进行同样的测量,结论是否一致?限于种种原因,课题组没有找到近年来的完整数据,所以暂时无法回答以上这些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空间
三 我们的思路
第1章相关概念分析
一 版权(著作权)的概念、特点
版权(著作权)的概念
版权(著作权)的特点
中国版权的性质、主客体、内容
二 文化产业的概念、特点
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的特点
三 文化产业与版权产业、创意产业的关系
版权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与版权产业、创意产业的关系
四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特点
竞争力的概念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特点
五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评估方法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估方法
第2章版权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一 版权制度的本质
版权制度的产生
版权制度的演进
版权制度的本质
二 版权的文化价值
激励文化创造
促进文化传播
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三 版权的经济价值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促进经济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推动经济增长
第3章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 国际竞争力的测度
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 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产竞争力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国际市场竞争力指标及其国际比较
三 中国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中国与英、美两国文化产业的总体比较
模型和数据
实证分析及结论
四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概述
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区域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中国区域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第4章版权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
一 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分析
二 基于版权费进出口数据的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分析
三 版权对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
第5章版权保护: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
一 版权制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版权制度对文化产业的作用
版权与创新能力
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版权制度对文化产业的消极作用
二 版权保护强度的测量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相关研究
版权保护强度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2000~2007年中国版权保护强度的变动趋势
2007年全国各省份版权保护强度
版权保护强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性
第6章 版权交易平台建设: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一 中国版权交易平台的发展现状
传统版权交易平台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
二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版权定价
三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金融品种创新
权益拆分模式
股票模式
四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完善与发展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完善
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是2013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蔡翔。
得书感谢您对《版权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