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宗教、哲学、历法、艺术、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出发,直述中国人的文化内核。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哪里?我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资源是什么?

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使得中国文明丢失了不少本来有的好传统。许倬云先生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种多元互动的秩序,重新反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中国文明,从天、人、群、己各个角度呈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发掘养分,追寻和唤醒那些被遗忘的精神余沥,滋养和灌溉当代中国人的内心。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饮食、医药、居住,所重视的多元和谐,求均匀而忌偏差,趋中和而不过分,种种观念,依旧可见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一代代中国人美好高贵的精神、真实的人性,多不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而在市井陋巷、山野乡村,街谈巷议、共话桑麻……从开天辟地到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与褒贬。他们的历史观,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许倬云,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社会史,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不囿于书斋,时时心怀天下,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代表著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说中国》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读 生活肌肤中的中国文化

解题 复杂的历史变奏

前言 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

第一章 时空中的生活美学

第二章 天地人神的世界

第三章 神鬼故事的传说

第四章 多元互动的秩序

第五章 永远变化的宇宙

第六章 生命存在的意义

第七章 守护人间的众神

第八章 世俗化的宗教

第九章 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

第十章 小说传达的境界

后言 中国文化的新生

中国文化的精神是2018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许倬云。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老年文娱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建投研究丛书·报告系列) 电子书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老年文娱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挑战与成长趋势,展现了老年文娱产业市场的发展脉络。
跨文化研究(总第3辑) 电子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册是总第3辑。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涵育与超越:文化传统与鄞州近代人物 电子书
本书通过研讨、剖析鄞州独特的人文现象和历史轨迹,丰富了鄞州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开启了地方史志和民国人物研究的新境界,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