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凌叔华:中国曼殊斐儿」的传奇经历。

内容简介

民国文士多傲骨,而民国的才女也是风骨清奇,才情了得。在那个时期的众多女才子中,不乏出类拔萃者,但若论多才多艺,学贯古今、中西者,非凌叔华莫属。她绘画拜师宫廷画师缪素筠,英文师从一代怪杰辜鸿铭,与她往来的皆是当时备受推崇的文人雅士。《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珍藏版)》翔实描写了凌叔华这位出身于直隶布政使家的女公子求学、绘画、创作直到踏上“五四”新文化文坛之路的经历,旨在向读者呈现一个生于高门巨族的女子,是如何以她超群的天赋和了得的才情在那个文人雅士辈出的时代博得一席之位,以及她与许广平、冰心、伍尔夫、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深厚友谊多有涉笔。

作者简介

林杉本名冯林山,河北人,先后供职于部队和国家机关,曾任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著有诗集、长篇历史小说、散文、传记文学等多部,并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冯林山(笔名林杉),河北宁晋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曾任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著有诗集《如梦的节令》、《礼魂:中国二十四节气》、《等待蝉唱》,散文集《雨中风铃》、《行板如歌》,

传记文学《一代才女林徽因》、《秀韵天成凌叔华》等,其中《一代才女林徽因》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奖,诗和散文亦曾获国家和省部级文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书前的话

第一章布政使家的女公子

第二章天光初露

第三章再添几重师从

第四章泪洒神户

第五章直隶女子师范学校

第六章燕京,燕京

第七章文坛初涉

第八章一场没有故事的婚恋

第九章『抄袭』与『闲话』的纷争

第十章伴君京都行

第十一章第一部小说集一

第十二章甫到武昌

第十三章八宝箱风波

第十四章踏歌山水间一

第十五章主编《现代文艺》

第十六章婚外情事一

第十七章内迁前夜一

第十八章乐山并未带来快乐

第十九章北平奔丧

第二十章青鸟殷勤

第二十一章山居的日子

第二十二章告别故国

第二十三章初到英伦一

第二十四章跨文化创作《古韵》

第二十五章执教南大

第二十六章第二次巴黎画展

第二十七章陈西滢之死一

第二十八章殷殷故国情

第二十九章叶落归根

凌叔华年表

北京(1900—1912)

日本神户(1912—1913)

天津(1913—1920)

北京(1921—1926)

武汉(1928—1938)

四川乐山(1938—1946)

英国伦敦(1946—1956)

新加坡(1956—1960)

英国伦敦(1960—1989)

北京(1989—1990)

参考文献

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是2014年由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林杉。

得书感谢您对《凌叔华:中国的曼殊斐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的设计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根据设计项目类别排序,旨在介绍活跃于中国的日本当代设计师及其作品,如矶崎新、隈研吾、本间贵史、青山周平、喜多俊之等,项目涵盖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并附有大量照片,图文结合,详细展示项目的设计理念。
中国话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 电子书
本书以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为研究主体,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构建中国话剧舞台上的莎剧演出体系。
笔尖下的中国 钢笔画速写表现技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独具作者个人特色钢笔画速写技法教程。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风景速写的入门概念;第二章介绍速写相关的绘画工具及使用方法;第三章介绍速写中点、线、面的表现形式及相关的绘制技巧;第四章讲解速写中透视的运用方法;第五章带领读者进行风景速写中的单体练习,涵盖植物、石块等单体;第六章为写生案例的实战练习,详细讲解了12个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景速写案例;第七章分享了作者其他的速写作品。本书画风明净婉约
中国现代戏剧精神和传统:人学戏剧的建构 电子书
该书从真实深刻地表现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生存、生命及思想情感出发,对传统戏曲和戏曲理论进行深度的现代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对外国戏剧和戏剧理论进行充分而又富有主体性的选择和借鉴,继续在古今中外戏剧和戏剧理论的交流与融会中,完善和深化中国戏剧和戏剧理论的现代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