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辩: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

胜辩: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胜辩》精选13个无罪辩护案例,总结刑辩经验,值得借鉴。

内容简介

这本《胜辩——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精选、收录了13起无罪辩护的成功案例。其中,法院作出无罪判决的有4起,检察机关在审判阶段撤回起诉的有4起,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有5起。“选”的标准,是能够体现出刑事辩护的专业性、有效性。在体例安排上,强调“析”,即“辨法析理”,不仅介绍案情、诉讼进程和处理结果,还列明控、辩双方观点,附上相关法律规定,并由经办律师通过“办案手记”介绍心得体会。精心“选”、细致“析”,意在总结刑事辩护经验,为其他律师提供有益借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无罪辩护何以成功

CASE1 四人蒙冤22载,从死刑到无罪[1]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一)原审被告人蔡金森、许玉森、张美来的口供都是采用刑讯逼供手段获得的非法证据,依法应予排除

(二)蔡金森、许玉森、张美来的口供与案件事实不符,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蔡金森、许玉森、张美来三人口供中的一些事实无其他证据印证,因此,三人的口供不能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四)鞋印鉴定书不能证明许玉森参与抢劫犯罪

(五)有证据证明各被告人不在案发现场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客体要件

(二)客观要件

(三)主体要件

(四)主观要件

办案手记

不懈申诉 终获清白

CASE2一家五口陷囹圄,律师合力洗沉冤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一)本案缺乏能够认定缪新华及其他四名原审被告人实施犯罪的客观证据

(二)原审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真实性存在严重问题,依法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原判认定原审被告人具备作案动机和时间,依据不确实、不充分

(四)本案应当另有真凶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关于故意杀人罪

(二)包庇罪

办案手记

十四年沉冤终昭雪 律师掩卷感悟深

CASE3历经“七审”终获清白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一)赵世金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二)赵世金客观上没有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诈骗行为

(三)本案中,赵世金“一物两卖”,在性质上属于经济纠纷,依法仅应承担民事违约责任,根本不构成刑事犯罪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客体要件

(二)客观要件

(三)主体要件

(四)主观要件

办案手记

行政干预酿冤案,律师接力辩清白

CASE4公权私用陷无辜,律师力辩解冤情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客体要件

(二)客观要件

(三)主体要件

(四)主观要件

办案手记

恶人先告状,无辜陷囹圄

CASE5“维权过度”不是“敲诈勒索”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一)关于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目的

(二)关于本案被告人是否实施了敲诈勒索罪意义上的“威胁或要挟”行为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办案手记

辨法析理,厘清罪与非罪边界

CASE6一起蹊跷的涉外受贿案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一)受贿30万港币

(二)受贿3万港币及一个古奇女包

辩方观点

(一)关于2006年12月21日受贿港币30万元

(二)关于2007年12月17日收受港币3万元及价值人民币9700元的女装皮包

(三)本案涉及的33万元港币及价值人民币9700元的女装皮包,完全有可能被寺某个人私吞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主体要件

(二)主观要件

(三)客体要件

(四)客观要件

办案手记

涉外刑事案件辩护,境外证据审查是关键

CASE7反复审查,终于不诉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一)董良杰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均有学术论文作为依据,并非捏造事实,编造虚假信息

(二)没有证据证明,董良杰发布的微博造成了社会秩序的严重混乱

(三)董良杰发布微博的行为不应作犯罪处理

检察机关认定

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办案手记

网络寻衅初入刑,依法辩护终无罪

CASE8警惕海外代购带来刑事风险

诉讼进程

侦查机关观点

辩方观点

(一)陆勇不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二)陆勇不构成销售假药罪

检察机关认定

法律规定

(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二)销售假药罪

办案手记

办案随笔三则

CASE9调查取证,还人清白

诉讼进程

控方观点

辩方观点

(一)公诉机关的指控存在证据不足的问题

(二)万某推翻原来供述,导致本起犯罪事实已无证据证明,理应宣告受贿不成立

法院认定

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办案手记

证据不足陷囹圄,律师取证辩屈冤

CASE10公司实际控制人决定公司投资计划焉能构成犯罪

诉讼进程

侦查机关观点

辩方观点

检察机关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客体要件

(二)客观要件

(三)主体要件

(四)主观要件

办案手记

条分缕析,层层推进,辩护终获成功

CASE11“卧底”还是“帮凶”

诉讼进程

侦查机关观点

辩方观点

(一)在主观方面,张某没有敲诈勒索他人的主观故意

(二)在客观方面,张某没有实施敲诈勒索卖淫女的行为

(三)张某对所得财物的性质并不明知

检察机关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办案手记

辩护成功之后的思考

CASE12莫名的牢狱之灾

诉讼进程

侦查机关观点

辩方观点

(一)关于受贿罪。从证据分析,没有受贿的事实

二、关于滥用职权罪,没有滥用职权的事实

检察机关认定

法律规定

(一)受贿罪

(二)滥用职权罪

法律解析

办案手记

办案随笔

CASE13不知“犯罪”则无所谓“包庇”

诉讼进程

侦查机关观点

辩方观点

(一)在本案的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马尼士没有实行向公安机关作假证包庇桑卓的行为,不符合包庇罪的客观要件

(二)主观上,马尼士并不明知桑卓是犯罪的人

(三)现有的证据无法证实桑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检察机关认定

法律规定

法律解析

(一)客体要件

(二)客观要件

(三)主体要件

(四)主观要件

办案手记

从案件细节寻找“突破点”

后记

胜辩: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是2017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毛立新。

得书感谢您对《胜辩:尚权无罪辩护案例选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律伦理学案例专题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配合2010年刘正浩、胡克培老师主编研究生《法律伦理学》的教材使用,结合《法律伦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而撰写的一本案例专题研究。
电子商务纠纷案例精解大全 电子书
电子商务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消费者在交易活动中的权益保护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各方应当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运用相关法律来保护自己。《电子商务纠纷案例精解大全》一书涵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活消费合同纠纷、生产购销合同纠纷、网银支付合同纠纷、虚拟财产合同纠纷、物流运输合同纠纷、旅游休闲合同纠纷等12类常见的纠纷,并列举了大量真实案例。每个案例都由案情回放和
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损害防范知识及案例解析 电子书
立足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实践,针对鉴定中所涉及法医学、临床医学和法学的多专业特点,总结了100例基层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典型案例。
2019个税新政实操手册(全场景案例版) 电子书
阅读本书,你将掌握: 新个税政策及政策要义、各种场景下的纳税方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个税新政实操难点突破技巧。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