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之舞

面具之舞:白马人的神话历史与文化表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池哥昼/跳曹盖"仪式:白马人生命信仰与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人一年一度举行的“池哥昼”和“跳曹盖”两个仪式文本为中心,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口述文本和图像文本,阐述白马人的神话与历史、信仰与观念,从文学的视角扩展人类学的诗化之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族别与认同:“白马”身份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历史表述中的“白马氐”

一 历史古籍中关于氐族的族源与族称

二 魏晋之后关于氐族的文字记载

第二节 古代的氐族和今天的白马人

第三节 白马人的族源族属之争

一 缘起于“尼苏”

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第四节 “寻根溯源”:DNA对族源的探索与发现

一 寻根溯源:田野的再发现

二 回向整体的人类学

三 “想象的共同体”——对民族之反思

第五节 白马人的多重称谓与多元认同

一 多元表述下的多元认同

二 被赋予的身份和认同的抉择

小结

第二章 空间与族群:藏彝走廊边缘的地理表述

第一节 地理空间

一 田野调查地:文县铁楼藏族乡

二 田野调查地:平武白马藏族乡

第二节 历史-民族空间——藏彝走廊

一 “藏彝走廊”的提出

二 费孝通对“藏彝走廊”的阐述

第三节 记忆空间:地方的多元表述

一 诸葛亮一箭之地的传说

二 叶西纳蒙信仰神话

小结

第三章 敬神与祭火:“池哥昼”仪式的时空逻辑与文化记忆

第一节 类型与分布

一 类型

二 分布区域

第二节 文县“池哥昼”

一 田野探寻

二 仪式时间

三 仪式准备

四 仪式过程

五 强曲村的“池哥昼”

第三节 火的祭礼——火圈舞

一 火圈舞文化事象概况

二 火圈舞的起源

小结

第四章 神圣与世俗:“跳曹盖”仪式的多重象征与文化意涵

第一节 神话与记忆:仪式中的族源叙事

第二节 白盖:沟通人神的使者

一 多重面孔的格格

二 圣俗之间的塔汝

第三节 “跳曹盖”的仪式过程

一 仪式准备

二 仪式过程

三 记忆中的“跳曹盖”

四 多种象征和文化意涵

小结

第五章 物的叙事

第一节 从“一重证据”到“四重证据”

第二节 面具之“声”

一 “傩”之发生学

二 傩面具的文化内涵

三 面具之源

第三节 器物之“语”

一 羊皮鼓的传说

二 巴色与朵玛

第四节 服饰之“道”

一 白马服饰

二 白马人传统服饰的现代功能

第五节 远去的传统,归来的传承

一 民间艺术家——旭仕修

二 逝去的大师——班正廉

三 归来的传承——班杰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面具之舞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艳。

得书感谢您对《面具之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西北回族话研究 电子书
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回族语言的特征和回族社会人文状况、回族的语言习俗,并为民族工作提供相关资料,也可作为对外交流的资料。
中国少数民族孝文化研究 电子书
挖掘孝文化中蕴含的合理因素,使其在慰籍心灵、整饬社风等方面扬己之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建设和谐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说不尽的大槐树——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电子书
这本书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切入历史上的移民问题。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