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涉及广泛,论题涵盖清末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
内容简介
本书为《近代史学刊》第14辑,全书分“经济社会史研究”“政治史研究”“思想文化史研究”“近代大学与社会”“札记”“综述”“书评”七大板块,各位作者分别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既有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再讨论,也有基于史料的新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与突破。
作者简介
作者朱英,1956年10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兼任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长。曾在台湾政治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任客座教授及客座研究員,另曾应邀赴美、加、法、奥、日、韩、新、澳等国出席学术会议或讲学。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研究方向为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商会史等,曾相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以及国家清史工程专项课题;出版《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等多部学术专著,另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刊编委会
经济社会史研究
论江南制造局“局坞分家”的经营史意义
清末民初上海商界的市政参与及其示范效应
“产销结合”下的上海中国国货公司
抗战时期后方金融市场的隐忧及暗流
战时大后方工业企业的技术演化
民国时期西藏交通、商业网络的嬗变与城镇兴衰探析
租界扩张与近代上海铁路的关系述论
政治史研究
章太炎的革命方略与边疆建设
“二十一条”要求之汉冶萍公司交涉案述评
特殊的城乡关系
思想文化史研究
论郭嵩焘使英期间中西观的变化
吴宓主编《武汉日报·文学副刊》的初步考察
近代大学与社会
大学、城市与集体记忆:1930年代南京中央大学“大学城”计划始末
论民国时期基督教会大学立案中的校长人选问题
基督教大学“中国化”意涵与实践的歧异
札记
70天的过渡:从光复到接收间隙中的台湾
综述
近代中国卷烟工业史研究综述
社会转型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研究
书评
经济史与演化发展经济学结合的创新
Table of Contents
近代史学刊(第14辑)是201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朱英。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史学刊(第14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